[实用新型]集约微型住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8470.8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1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子炀;宗德新;杨梦娅;伍利君;杨健;尹晓祥;肖蕴峰;甘欣悦;王辰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H1/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恒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102 | 代理人: | 刘小红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集约 微型 住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型住宅,具体是一种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和增大室内活动空间的集约微型住宅。
背景技术
中国当下的住房紧张,尤其是在主要的发达城市,房价居高不下。日益增长的房价,使得许多大学毕业生和农民工以及务农青年等社会低收入人群选择“蜗居”或“蚁族”等居住方式;这些群体工作不稳定,收入较低。据调查显示,在北京的“蚁族”月均收入仅为1956元,大大低于城镇职工平均工资。他们从全国各地涌向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城乡接合部或近郊农村,他们的人均居住面积不超过10平方米。而一些面积较小的微型住宅已经成为了一些低收入人群的选择,且居住环境差。
现有微型住宅产品多为平面功能的集约,一般分为两种方式:一是压缩家具等室内空间的尺度创造出小的可使用空间;二是通过可变家具的方式集合不同时间上同一空间的不同功能以此达到压缩空间的目的,以此来实现小的可使用空间。但在使用过程中,第一种方式在层高上未能达到最高效的使用,只能实现地台层面的集约,地台上层空间无法有效利用,也就使得空间利用率低;第二种可变家具所占室内面积比例过大,给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即人们在使用可变家具变为具体某种家具时的活动空间小。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的微型住宅无法实现室内空间的集约,即地台上层空间利用率低,室内活动空间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室内空间利用率和增大室内活动空间的集约微型住宅。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约微型住宅,包括墙体以及位于墙体内的作息空间,在一面墙体上设置的可启闭墙面;其中:
所述作息空间中具有生活作息空间和休息作息空间,休息作息空间位于生活作息空间上方,所述生活作息空间与休息作息空间通过踏步连通,踏步紧贴在可启闭墙面相邻的一墙体内壁;
所述生活作息空间靠近可启闭墙面的一端设置有由储藏柜、书桌和方形桌共同构成的地台,该储藏柜紧贴在可启闭墙面相邻的一墙体内壁,书桌紧贴在可启闭墙面相邻的另一墙体内壁,方形桌位于储藏柜和书桌之间;在生活作息空间的另一端设置有厨房和卫生间;
所述休息作息空间中具有床和衣柜,衣柜位于床的头部上方;
所述书桌和方形桌均通过升降装置固定在地面,通过控制升降装置控制书桌和方形桌在地台的台面上升降,将书桌和方形桌升离地台的台面后分别作为书桌和方形桌使用,将书桌和方形桌降至与储藏柜顶部平面平齐后作为地台使用。
由于上述结构,本实用新型有效的利用了室内上层空间,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当需要使用书桌、或者方桌,又或者使用储藏柜中的一种时,其它家具充当地台,增大了室内活动空间。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集约微型住宅的纵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集约微型住宅的横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集约微型住宅的又一纵剖面构示意图;
图4是本集约微型住宅的外墙面关闭状态构示意图;
图5是本集约微型住宅的外墙面开启状态构示意图;
图6是本集约微型住宅的地台方形桌使用状态构示意图;
图7是本集约微型住宅的地台书桌和书柜使用状态构示意图;
图8是本集约微型住宅的地台储藏柜使用状态构示意图。
图中:1、床;2、踏步;3、方形桌;4、书桌;5、书柜;6、储藏柜;7、衣柜;8、可启闭墙面;9、合页墙面;10、天窗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附图1至8,一种集约微型住宅,包括墙体以及位于墙体内的作息空间,在一面墙体上设置的可启闭墙面8;其中:
所述作息空间中具有生活作息空间和休息作息空间,休息作息空间位于生活作息空间上方,所述生活作息空间与休息作息空间通过踏步2连通,踏步2紧贴在可启闭墙面8相邻的一墙体内壁;
所述生活作息空间靠近可启闭墙面8的一端设置有由储藏柜6、书桌4和方形桌3共同构成的地台,该储藏柜6紧贴在可启闭墙面8相邻的一墙体内壁,书桌4紧贴在可启闭墙面8相邻的另一墙体内壁,方形桌3位于储藏柜6和书桌4之间;在生活作息空间的另一端设置有厨房和卫生间;
所述休息作息空间中具有床1和衣柜7,衣柜7位于床1的头部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84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幕墙横梁与立柱连接销的安装结构
- 下一篇:泡沫混凝土吸音隔音屏障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