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聚氰胺气体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8483.5 | 申请日: | 2013-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8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尹明大 | 申请(专利权)人: | 尹明大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F28F2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谢敏楠 |
地址: | 51027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聚 气体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三聚氰胺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聚氰胺气体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加压气相淬冷法三聚氰胺生产工艺中,冷气风机置于尿素洗涤塔之后。从尿素洗涤塔出来的气体,经分离尿素雾沫后,一部分作为结晶冷气进入冷气风机,经冷气风机加压后进入结晶器。经冷气风机加压后的气体,其温度会升高10~15℃。由于冷气温度的升高,结晶冷气的用量将增大,从而增加冷气风机的负荷,增加三聚氰胺装置的电耗。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三聚氰胺生产工艺中的不足,提供一种三聚氰胺气体冷却装置。本实用新型的三聚氰胺气体冷却装置,通过设置冷气冷却器及相应设备,使进入结晶器冷气温度降低10~15℃,从而降低冷气风机的电耗。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三聚氰胺气体冷却装置,包括冷气冷却器、汽包和空气冷却器。冷气冷却器设有热媒气相出口管和热媒液相进口管,汽包设有热媒气相进口管、热媒液相出口管和冷凝水进口管;空气冷却器设有蒸汽进口管和冷凝水出口管;冷气冷却器通过热媒气相出口管与汽包上的热媒气相进口管相连,汽包通过热媒液相出口管与冷气冷却器上热媒液相进口管相连,汽包通过蒸汽出口管与空气冷却器上的蒸汽进口管相连,空气冷却器通过冷凝水出水管与汽包上的冷凝水进水管相连。
所述冷气冷却器还设有冷气进口管和冷气出口管,冷气进口管与冷气风机出口相通;冷气出口管与结晶器相通。
所述冷气冷却器内设有第一热管换热器;汽包内设有第二热管换热器。
所述第一和第二热管换热器内均采用蒸馏水或其它同一种热媒作为热媒介质,第一和第二热管换热器的热管均采用金属翅片管。
所述空气冷却器底部设有风扇,风扇转速采用变频调节方式,并由连锁自动控制。
所述空气冷却器采用斜顶式空气冷却器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冷气冷却器采用热管换热器的形式,热管采用翅片管形式,换热效率高,阻力小(约1~2KPa),对冷气系统的阻力几乎没有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冷气冷却器,将进入结晶器的冷气温度降低10~15℃,降低了冷气风机的电耗。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所述三聚氰胺气体冷却装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1.冷气冷却器;2.汽包;3.空气冷却器;4.第一热管换热器;5.第二热管换热器;6.风扇;7.冷气进口管;8.冷气出口管;9.热媒气相出口管;10.热媒气相进口管;11.热媒液相出口管;12.热媒液相进口管;13.蒸汽出口管;14.蒸汽进口管;15冷凝水出口管;16.冷凝水进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出进一步地详细阐述,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的限定。
实施例1
装置的构建:
本实施例所述三聚氰胺气体冷却装置的结果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包括冷气冷却器1、汽包2和空气冷却器3。冷气冷却器1设有热媒气相出口管9和热媒液相进口管12,汽包2设有热媒气相进口管10、热媒液相出口管11和冷凝水进口管16;空气冷却器3设有蒸汽进口管14和冷凝水出口管15;冷气冷却器1通过热媒气相出口管9与汽包2上的热媒气相进口管10相连,汽包2通过热媒液相出口管11与冷气冷却器1上热媒液相进口管12相连,汽包2通过蒸汽出口管13与空气冷却器3上的蒸汽进口管14相连,空气冷却器3通过冷凝水出水管15与汽包2上的冷凝水进水管16相连。
所述冷气冷却器1还设有冷气进口管7和冷气出口管8,冷气进口管7与冷气风机出口相通;冷气出口管8与结晶器相通。
所述冷气冷却器1内设有第一热管换热器4;汽包2内设有第二热管换热器5,所述第一热管换热器4和第二热管换热器5内均采用蒸馏水或其它同一种热媒作为热媒介质,第一热管换热器4和第二热管换热器5的热管均采用金属翅片管。
所述空气冷却器3底部设有风扇6,风扇6转速采用变频调节方式,并由连锁自动控制。
所述空气冷却器3采用斜顶式空气冷却器形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冷气冷却器1采用热管换热器的形式,热管采用翅片管形式,换热效率高,阻力小(约1~2KPa),对冷气系统的阻力几乎没有影响。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首先将第一热管换热器4内注入热媒,往汽包2内加入蒸汽冷凝液至1/2~2/3液位,启动冷气风机往冷气冷却器1内送冷气。随着冷气温度的不断升高,第一热管换热器4内的热媒受热后气化变成蒸气,经过热媒气相出口管9进入汽包内的第二热管换热器5内,在第二热管换热器5内冷凝变成液相,经热媒液相进口管12进入第一热管换热器4内,如此形成热媒的循环。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汽包2内的水经加热后汽化变成蒸汽,经过蒸汽出口管13进入空气冷却器3内,在空气冷却器3内冷凝变成冷凝水,经冷凝水进口管16进入汽包2内,如此形成蒸汽冷凝水的循环。当冷气风机进口冷气温度为135~140℃时,冷气风机出口冷气温度约为150~155℃,汽包9内蒸汽压力约为100~200Kpa,启动空气冷却器3底部的风扇6,通过变频调节风扇6的转速,将汽包2内蒸汽压力控制在150Kpa左右,从而控制冷气冷却器1出口冷气温度为135~140℃,即将进入结晶器的冷气温度降低10~15℃,降低了冷气风机的电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尹明大,未经尹明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848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