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屏蔽机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49534.6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何为;李跃波;刘锋;潘征;杨杰;于浩;闫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 |
主分类号: | H05K5/00 | 分类号: | H05K5/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10 | 代理人: | 张国防 |
地址: | 47102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 屏蔽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箱,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屏蔽机箱。
背景技术
公知的,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微电子设备已在各种军用装备和民用产品中获得广泛应用,尤其是计算机已经渗透应用到各行各业,并成为军事装备和民用产品中不可或缺的设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高能电子学、脉冲功率技术及天线技术等学科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使得利用常规能量产生强电磁脉冲环境成为可能;研究表明:这种强电磁脉冲能对处于该环境中的电子设备和系统形成严重干扰或损伤,从某种意义上说,电子化程度越高,电子设备本身的抗电磁打击能力也就越脆弱,因此,利用强电磁脉冲攻击对方的计算机系统和利用对方计算机系统泄露的电磁信号获取情报,成为敌对双方的一种“交战”手段,如何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有效的防护成为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同时,有效减少电磁辐射,防止电磁干扰,保护重要目标,也成为研究和关注的重要内容。
目前对计算机系统的电磁防护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金属等屏蔽材料做成电磁屏蔽室,包括焊接式屏蔽室、拼装式屏蔽室,将计算机系统等电子设备放置于屏蔽室中工作,这种方法的屏蔽效能高,但造价也很高,且占用空间大,一般适合具有保密性质的单位采用;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专门针对计算机设计的电磁屏蔽电脑桌,将计算机主机和显示器放置于屏蔽电脑桌中工作,这种方法的屏蔽效能适中,造价比较低,且体积相对较小,适用范围较广,单位和个人均可使用;但是以上方法最大的缺陷是重量大、移动不便,另外普通计算机主机接口没有采取专业的电磁防护,更缺乏相关的防护设备,这就给计算机系统的整体防护带来了安全隐患,电磁脉冲可以通过键盘、鼠标、接口及其连接线耦合进入计算机内部,间接对计算机造成干扰或损伤;同时由机箱辐射出去的电磁信息也容易被捕获,发生信息泄露,造成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屏蔽机箱,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机箱壳体两侧面上的扼流槽上分别安装两块侧面板,并在机箱内部设置航空插头和电源滤波器,最后再前后面板上分别设置波导窗和前盖板以此来达到高效屏蔽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磁屏蔽机箱,包括机箱壳体、侧面板、波导窗、航空插头和电源滤波器,在机箱壳体的两侧面上设有开口,开口的边上设有扼流槽,两块侧面板分别通过扼流槽与机箱壳体相连接,机箱壳体的前面板上设有接口板、前波导窗和开机按键,开机键内侧面上设有连接杆,连接杆穿过波导管与开机触发键相连接,接口板上设有前盖板,机箱壳体内部的后面板上设有航空插头和后波导窗,航空插头分别与键盘、鼠标及显示器相连接,机箱壳体内部的底部设有电源滤波器。
所述机箱壳体为长方体结构,机箱壳体由金属屏蔽材料制作而成。
所述前波导窗和后波导窗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蜂窝状结构。
所述航空插头至少有三个,航空插头为圆柱型结构,航空插头上设有金属保护旋钮盖。
所述扼流槽内设有软体屏蔽材料。
所述接口板上设有接口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电磁屏蔽机箱,包括机箱壳体、侧面板、波导窗、航空插头和电源滤波器,通过在机箱壳体两侧面上的扼流槽上分别安装两块侧面板,并在机箱内部设置航空插头和电源滤波器,在前面板和后面板上分别设置波导窗,在前面板上设置前盖板以此来达到高效屏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安装和移动都方便,实现了移动方便、屏蔽效能高、安全可靠性高、环境适应性强、适用范围广的目标,解决了因电子脉冲对计算机造成破坏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箱壳体;2、接口板;3、接口孔;4、开机按键;5、前波导窗;6、前面板;7、前盖板;8、航空插头;9、侧面板;10、后波导窗;11、后面板;12、电源滤波器;13、扼流槽。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工程兵科研三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4953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户外机柜进风口结构
- 下一篇:智能化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