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二合一喷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1681.7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9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伟;陈建东;井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润银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04 | 分类号: | B05B7/04;C01B3/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1509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合一 喷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去除SO2的喷淋装置,直接涉及一种二合一喷嘴。
背景技术
在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合成氨原料气中不可避免的混杂一些粉尘、SO2杂质气体等,传统的除硫装置中由于喷淋部分喷头雾化效果差,除硫剂与水混合不均匀,使得合成氨原料气中SO2去除效果差,研发一种高效率、雾化效果好、除硫剂与水混合效果好的喷头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二合一喷嘴,它能有效地解决目前除硫装置喷淋部分,喷头雾化效果差、除硫剂与水混合不均匀,而造成的除硫效果差的缺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二合一喷嘴,具有内腔、旋流外腔、内腔体、旋流外腔体、螺旋导流叶片、混合腔、喷口、喷射孔,在旋流外腔体内同轴安装内腔体,内腔体与旋流外腔体之间形成旋流外腔,旋流外腔内安装螺旋导流叶片,内腔体右端顶部开设喷射孔,喷射孔与喷口之间为混合腔,混合腔与喷口之间通过抛物线曲面光滑过渡,喷口出口处工程锥角α为90o-120o。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在旋流外腔体内同轴安装内腔体,内腔体与旋流外腔体之间形成旋流外腔,旋流外腔内安装螺旋导流叶片,内腔体右端顶部开设喷射孔,喷射孔与喷口之间设置混合腔,混合腔与喷口之间通过抛物线曲面光滑过渡,喷口出口处工程锥角α为90o-120o的结构,除硫剂进入旋流外腔后,经过螺旋导流叶片,形成旋转流,与经过内腔喷射出的水在混合腔内被充分混合,由喷口喷出,混合后的除硫液体被充分雾化,自上而下与合成氨原料气逆流接触,除去原料气中的SO2,本实用新型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雾化效果好,采用本实用新型,能达到高效雾化、高效混合、高效除硫的目的。
附图说明
附图1示出了一种二合一喷嘴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二合一喷嘴,具有内腔1、旋流外腔2、内腔体3、旋流外腔体4、螺旋导流叶片5、混合腔6、喷口7、喷射孔8,旋流外腔体4一端具有锥螺纹孔,采用锥螺纹与内腔体3同轴安装,内腔体3与旋流外腔体4之间形成旋流外腔2,旋流外腔2内安装螺旋导流叶片5,螺旋导流叶片5一端焊接在旋流外腔体4内壁上,一端利用弹性橡胶垫与内腔体3挤压密封,内腔体3右端顶部开设喷射孔8,喷射孔8与喷口7之间为混合腔6,混合腔6与喷口7之间通过抛物线曲面光滑过渡,喷口7出口处工程锥角α为90o-120o。
工作原理:
除硫剂通过除硫剂管进入旋流外腔后经过螺旋导流叶片导流形成旋转流,水通过内腔顶端喷射孔喷射,与旋流外腔内的除硫剂在混合腔充分混合后,由喷口高速喷出,形成雾状脱硫液,自上而下与合成氨原料气逆流接触,吸收原料气中的SO2,原料气经过除硫后,进入下道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润银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润银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168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在线更换喷嘴的喷枪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核桃粕低温超微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