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伸缩式密封瓶盖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3040.5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8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齐迎春;卢仙迪;刘宸;霍星月;于立波;吴雪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23/00 | 分类号: | B65D23/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伸缩 密封 瓶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饮料瓶盖包装领域,用于瓶体的密封装置,特别是一种单结构饮料瓶盖结构改进为可伸缩式密封瓶盖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饮料瓶盖的作用是封闭瓶口,防止瓶内液体的流出,然而,并没有考虑到细菌等微生物的密封性问题,也没有考虑到人体与瓶口接触时细菌等微生物会进入人体的问题。针对第二种问题,我们提出了该种可伸缩式密封瓶盖结构。
现今市场上销售的饮料瓶瓶盖大多为螺纹密封式结构,在生产加工时,以加压和冲力使得瓶盖与瓶体扣合。由于瓶盖和饮料瓶多由有弹性的材料制成,且材料和加工工艺等限制,容易造成瓶盖内螺纹与瓶口外螺纹处密封不严,导致细菌、细小杂物等进入,造成二次污染。人们在引用饮料时,口唇部位与瓶口外部接触,瓶口附近的细菌等会直接进入人体,威胁人们的健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改进瓶盖结构,提供一种密封良好,简易方便,且保证人嘴接触的部位不会造成二次污染的结构,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伸缩式密封瓶盖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可伸缩式密封瓶盖结构,包括固定瓶口6、可伸缩结构5和瓶盖7,所述固定瓶口6内侧上、下两处分别设有瓶口上突起圈2和瓶口下突起圈4;所述可伸缩结构5外侧上、下两处分别设有伸缩结构上突起圈1和伸缩结构下突起圈3;所述瓶盖7内侧接近顶端处设有突起8;所述伸缩结构上突起圈1与突起8在拧紧瓶盖7时,伸缩结构上突起圈1与突起8卡合;在拧松瓶盖7时,可伸缩结构5被完全带出,伸缩结构上突起圈1与突起8分离;所述伸缩结构下突起圈3分别与瓶口上突起圈2和瓶口下突起圈4接触,限制可伸缩结构5的最大位移量,并防止可伸缩结构5脱落或落入瓶中。
瓶口上突起圈2与可伸缩结构5紧密接触,防止液体流出。
可伸缩结构5隐藏在固定瓶口6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保证了与人嘴接触的部位隐藏在瓶口内部,避免与外界接触,旋开瓶盖后,可伸缩部位直接被带出,避免了人手与瓶口接触,对瓶口部位造成的二次污染;设计的几处突起,巧妙的保证了可伸缩部位的固定,防止其落入瓶体或掉出瓶口;由伸缩式吸管引发的设计思路,将瓶口的设计更加实用化,美观化,也解决了细菌进入人体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半剖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瓶盖扣合时的半剖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完全打开时瓶口全剖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完全盖严时瓶口全剖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可伸缩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伸缩结构上突起圈;2、瓶口上突起圈;3、伸缩结构下突起圈;4、瓶口下突起圈;5、可伸缩结构;6、固定瓶口;7、瓶盖;8、突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描述:
参阅图2,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可伸缩式的瓶盖结构,由固定瓶口6和可伸缩结构5和瓶盖7组成。固定瓶口6内部分别在上、下两处各设有一圈向内的突起,分别为瓶口上突起圈2和瓶口下突起圈4,防止可伸缩结构5落入瓶体或掉出瓶口;可伸缩结构5外部分别在上、下两处各设有一圈与固定瓶口6上的突起相吻合并且紧密接触的突起,分别为伸缩结构上突起圈1和伸缩结构下突起圈3;伸缩结构下突起圈3分别与固定瓶口6的瓶口上突起圈2和瓶口下突起圈4接触,防止落入或掉出。瓶盖7内部接近顶端处设有突起8,与可伸缩结构5上端的伸缩结构上突起圈1接触,使得瓶盖7在旋开时,可伸缩结构5就被带出。
参阅图1,固定瓶口6的上、下两端分别有瓶口上突起圈2和瓶口下突起圈4,防止可伸缩结构5的落入或掉出。
参阅图3,可伸缩结构5可隐藏在固定瓶口6内部,使得与人的嘴接触的部位密封在固定瓶口6内部,避免被污染。可伸缩结构5的伸缩结构上突起圈1与瓶盖7内部的向内突起8接触,使得在旋开瓶盖7时,可伸缩结构5被自然带出,避免手对瓶口的二次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30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