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底基层含有石灰干化污泥无机混合料的道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3592.6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4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崔丽;张汎;崔宁;孙文龙;毛世春;张岫;王凤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建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11004 | 代理人: | 朱丽岩 |
地址: | 10003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层 含有 石灰 污泥 无机 混合 道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道路结构,特别是二级及以下公路的道路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污水厂的扩建与新建,污泥量也在不断增加。2008年,北京市污泥产量达103.5万t( 含水率80%) ,其中中心城区86.6万t,郊区县16.9万t。据预计,2020 年北京市全年污泥产量将达200万t( 含水率80%) ,产量将十分惊人。运输距离大幅增加,消纳处置场地日渐萎缩,污泥处置费用急剧增加,这给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带来巨大的困难和压力。所以,急需寻求并建立可长期稳定、消纳处置污泥的技术和途径。若不妥善解决,则将对首都的城市环境带来严重隐患。
由于石灰干化污泥材料中含有大量未完全失去活性的有效石灰组分(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
目前道路路面底基层用材料多用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石灰稳定级配碎石以及综合稳定级配碎石。而由于施工周期的限制,水泥稳定级配碎石由于其拌合到施工碾压完成应控制在3小时内导致其在北京地区的应用较少。目前最常用的为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多用石灰稳定细粒土(又称三七灰土、二八灰土)以及石灰粉煤灰稳定细粒土(又称二灰土),由于灰土的石灰用量相对较大,随着石灰价格的不断上涨,且灰土所用的细粒土短缺,灰土逐渐被石灰粉煤灰稳定级配碎石所取代。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大规模新修、改扩建市政道路,道路底基层材料中的级配碎石主要来源于天然石矿,这些材料的过度开采和提取,不仅对环境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也使有限的自然资源面临枯竭。由于石灰等高耗能高二氧化碳排放量企业逐渐退出北京市场,导致石灰的价格逐渐攀升。同时石灰干化处理后的污泥中含有大量的石灰有效成分,将该有效成分充分利用并节约石灰资源降低成本即有利于污泥的处理,同时也降低了底基层用材料的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基层含有石灰干化污泥无机混合料的道路结构,要解决污泥的处理及干化污泥的再利用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底基层含有石灰干化污泥无机混合料的道路结构,所述道路自下而上由下承层(3)、基层(2)和道路面层(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层(2)自下而上包括底基层(2.1)和上基层(2.3),所述底基层(2.1)是一至两层,其材料是石灰干化污泥无机混合料。
所述底基层可以分单层或双层铺筑。
所述底基层的厚度可为160mm~180mm,松浦系数1.25~1.45,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50mm。碾压过程不宜洒水养护。
所述上基层的材料可以是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或石灰稳定碎石。
所述道路面层可以是混凝土面层、沥青混合料面层或含有碎石的面层。
当底基层分为两层时,其下层可以是由石灰干化污泥无机混合料修筑的,也可以两层均是由石灰干化污泥无机混合料修筑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 可以大量消耗城市干化污泥,解决污泥处置难题,防止二次污染。
2) 石灰干化污泥与粉煤灰、普通砂土配制的无机结合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和耐久性能,可以满足二级及以下公路底基层的应用要求。
3) 降低生产成本。作为城市固体废弃物,其原料价格大大低于天然石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与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道路面层,2-基层,2.1-底基层,2.3-上基层,3-下承层。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参见图1所示:基层2之下为下承层3,基层2之上筑有面层1。基层2分为上基层2.3和底基层2.1。所述底基层可以是单层铺筑,其材料是石灰干化污泥配制的无机混合料,将石灰干化污泥添加到无机混合料中,其中石灰干化污泥的有效钙镁含量>20%,5mm以下颗粒含量>65%,含水率20%-40%,上述所述材料均为市售材料。可以用在二级及二级以下道路或城市次干路及以下等级道路,底基层的层厚宜为160mm~180mm,松浦系数1.25~1.45,每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50mm。碾压过程不宜洒水养护。
道路的上基层2.3可以是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粉煤灰稳定碎石、石灰稳定碎石。
道路的面层1可以是混合料面层、沥青混合料面层,或是由透油、碎石、中间层构成的道路面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未经北京市政路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市市政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359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桁架式双梁架桥机自回转机构
- 下一篇:一种捣固车传感器的监测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