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扭转梁后桥横梁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3842.6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2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蒋玮;王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G11/18 | 分类号: | B60G11/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扭转 后桥 横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扭转梁后桥横梁。
背景技术
后桥是汽车底盘系统中的重要安全件和承载件,其强度、刚度、疲劳等都有极高的要求,承受着汽车行驶中的制动、侧向和垂直载荷。后桥的强度、刚度、疲劳等直接影响到整车的安全性、操稳性等。
传统冲压焊接的扭转梁后桥结构由横梁、悬架臂、连接板、弹簧座、减震器安装支架、套筒以及设计所需的各种加强板焊接而成。
其中横梁分为单片式带翻边的U型梁和单片式V型梁,横梁的扭转刚度与其制造成本和整车操稳性均成正比。
扭转梁后桥焊接总成一般用于A0、A1级轿车的设计中,故其成本控制要求高。采用单片式V型梁的后桥存在刚度低、操作稳性差的缺陷;采用单片式U型梁的后桥存在重量重、成本高的缺陷,但其刚度大、操稳性能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片式变截面扭转横梁,以提升扭转梁后桥的横梁的优势。
本实用新型的扭转梁后桥横梁,其特点是,为单片式结构,所有横向截面等长,中部横向截面为U形而两端部横向截面为V形。
所述的扭转梁后桥横梁,其中,由自然圆边的带钢材料形成。
所述的扭转梁后桥横梁,其中,中间的U形的横向截面和端部的V形的横向截面的宽度比为0.6-0.8。
本实用新型兼具U形横梁、V形横梁的一些好处,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点将在后述有更为详细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扭转梁后桥横梁的轴测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横向截面视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横向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扭转梁后桥横梁为单片式等周长变截面横梁,采用自然圆边板材形成,其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中部采用截面效率较高的U型截面以提高扭转刚度,两侧采用V型截面以增加横梁与悬架臂的支撑强度。截面宽度由截面型式和板材宽度决定,一般U型截面与V型截面的宽度比约为0.6-0.8;在设计中横梁的截面采用等周长设计(展开宽度相同),配合使用自然圆边的带钢材料,使横梁两侧边缘具有无应力集中的特性,使结构设计中能取消两侧的局部翻边,简化工艺。
如图所示的实施例具有极高的材料利用率,不考虑减重孔,材料利用率能达到100%。
如图所示的实施例能有效改善扭转梁后桥的扭转刚度及疲劳寿命,其性能高过传统的U形梁横结构,且横梁重量能降低25%左右,具有低成本高性能的特点。
如图所示的实施例采用新型的单片式等周长变截面横梁,在达到U型横梁性能的同时,其质量能降低25%,材料利用率能基本能达到100%,工艺简化,具有低成本高性能优点,能有效实现整车的轻量化及低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汇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384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工具内乘客厢内由乘员占有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轻型板簧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