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4004.0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华;刘怀亮;周厚贵;余英;谭恺炎;雷骊彪;李焰;刘文;李建彬;程公辉;王明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1/682 | 分类号: | E04B1/68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文律师事务所 11359 | 代理人: | 徐江华 |
地址: | 10002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混凝土 表面 封堵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工程,尤其是涉及一种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的结构。
背景技术
混凝土裂缝成因复杂、多样,甚至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是混凝土工程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技术问题和多发、常见的缺陷之一。由于裂缝的存在,轻者影响建筑物的美观,重者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破坏完整性并危害建筑物的安全运行。因此人们总是竭力的、及时的发现已出现的每一条裂缝,然后认真的检查、观测和分析产生的原因,并进行分类,“对症下药”的选则好修补处理方案,适时予以处理。
目前,国内混凝土裂缝的修补与补强加固其目的有两种:一是以防渗堵漏为目的修补,二是以恢复结构整体性为目的修补。无论采取哪一种目的的修补与处理,其裂缝缝口封闭(封缝)总是存在。以水工建筑物为例,《水工建筑物化学灌浆施工规范》DL/T5406-2010对封缝的规定是“封缝应根据混凝土结构和裂缝的情况,选择凿槽嵌缝、布液相间粘贴和表面涂抹封缝材料等方法”。其中凿槽形式一般有“U”、“V”型槽两种,如附图1。
从图1可以看出,传统式凿槽嵌缝凿除的体积大,一般适宜大体积混凝土,对小构件、薄壁结构显然不适用。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问题:
1、由于凿除体积大,极大的损伤了母体混凝土,且薄壁结构不适用;
2、由于凿槽体积大加之手工作业,使得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加大、工效偏低,又由于槽体“肥大”使得填充材料量加大、工程成本增加;
3、当混凝土有外观要求时,影响混凝土外观;
4、对于垂直面或斜面上的裂缝而言,采用凿槽法封缝时有些充填材料往往由于本身自重作用,在凝固之前会向下流淌使上部脱开等。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的结构,采取了宽深比小的切槽封堵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以上问题。首先改变了传统的V型或U型槽的结构形式存在的缺点,使得工艺更简单,质量更可靠;并且追求最大程度的减少对母体混凝土的损伤,减少对混凝土外观的破坏;工效高,能减轻作业人员劳动强度,且能减少封堵材料的用量的封堵方案。做到了便捷施工、经济适用,环保,体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其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结构,在混凝土裂缝的表面切槽形成混凝土施工缝,所述切槽结构沿裂缝方向的截面为矩形结构,所述混凝土施工缝中填充有胶凝材料。
当混凝土施工缝的缝口为干缝口时,所述胶凝材料采用环氧砂浆、聚氨酯嵌缝膏、丙乳砂浆或水泥砂浆或者预缩砂浆。
当混凝土施工缝的缝口为湿缝口时,所述胶凝材料采用速凝水泥、水泥水玻璃或者堵漏灵。
所述切槽沿裂缝方向截面的混凝土施工缝长度为切槽的深度,垂直于裂缝方向截面的混凝土施工缝长度为切槽的宽度,所述宽深比为切槽的宽度与深度的比值。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混凝土缝表面切槽封堵的结构,均适宜各类型的干、湿混凝土裂缝、施工缝的表面切槽与回填封堵,所述方法由于改变了传统式的“U”型、“V”型凿槽结构形式,不仅极大程度的减小了对母体混凝土的伤害和极大程度的保证了混凝土的外观要求,还使槽内回填的胶凝材料在灌浆时的受力条件得到了根本的改变,使封堵质量更牢固可靠,适用性更广,减轻了劳动强度,施工效率也提高了数十倍。所述方法安全可靠,降低了工程成本,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极大的满足了生产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目前混凝土缝凿槽采用“U”形封缝示意图;
图2是目前混凝土缝凿槽采用“V”形封缝示意图;
图3是三种切槽的胶凝材料封堵受力比较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裂缝为直线时的切槽封堵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裂缝为曲线时的切槽封堵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槽封堵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是目前施工时的两种切槽形状示意图,利用胶凝材料3封住混凝土裂缝4。
如图3所示,a是利用了“U”形切槽,b是采用了“V”形切槽,c是采用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切槽结构,所述切槽结构采用沿裂缝方向截面的宽深比小的矩形结构。
分析传统的V型或U型槽的结构形式不难发现,在灌浆过程中,缝内浆液有一个向外的力F1向外挤推填充胶凝材料,材料是否被推动脱离,除取决于材料和槽边的粘结力F2大小外,还与槽的边长y有关,显然当胶凝材料与槽边的粘结力不变时,y越大胶凝材料与与槽边的粘结力越大,因此胶凝材料抵抗向外挤推的力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葛洲坝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4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