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对腹部进行锻炼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4618.9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93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再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0 | 分类号: | A61H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部 进行 锻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健身器材领域,特别是一种促进腹部肌肉锻炼、从而促进胃肠蠕动的一种气动式健身装置。
背景技术
人的呼吸,横膈膜的上下移动,在一定程度改变腹部的压强,促进胃肠的蠕动,特别是腹式呼吸和胸腹式呼吸,测量肺活量就是最大强度的胸腹式呼吸。但是当今人们,由于生产效率的提高,人的活动量减少,大多数的情况都处于比较浅的胸式呼吸模式,横膈膜的上下移动量非常小,对胃肠的作用减弱,而且人们的运动量也比较少,因此胃肠蠕动减弱,胃肠的功能和适应能力减弱,容易发生胃肠疾病和便秘,消化能力变差。
发明内容
为增强胃肠道功能,本发明设计一种对腹部进行锻炼的装置。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腹部进行锻炼的装置,由腹部外壳、胸部密封橡筋圈、大腿外壳、大腿密封橡筋圈和气压变化装置组成,其特征是:所述的腹部外壳为硬质金属或者硬质塑料组成的一个有底部的椭圆筒,底部有两个通孔连通两个大腿外壳,大腿外壳与腹部外壳之间通过密封橡筋圈过盈连接;大腿外壳的前端外侧过盈连接大腿密封橡筋圈,腹部外壳的上端与胸部剑突上端平齐,腹部外壳上端的外侧过盈连接一个胸部密封橡筋圈,胸部密封橡筋圈的上端位于男士乳晕之下或者与女士乳房底端平齐;腹部外壳的中部连通一个气管,气管连接到气压变化装置的大活塞筒;气压变化装置由大活塞筒、小活塞筒、连通气管组成,大活塞筒的底部和小活塞筒的底部通过连通气管连通,大活塞筒的活塞上有一个活塞杆,活塞杆的上部固定一个弹簧,弹簧的上部固定一个脚踏板,小活塞筒的活塞上有一个活塞杆,活塞杆的上部固定一个弹簧,弹簧的上部固定一个脚踏板,大活塞筒和小活塞筒固定在一个支撑底板上,支撑底板中间固定一个支撑柱,支撑柱的顶部固定一个定滑轮,一条软质连接带跨越定滑轮的顶部后,其两端分别连接大活塞筒顶部的脚踏板和小活塞筒顶部的脚踏板。
大腿外壳内部与大腿肌肉的间隔在3-8cm,腹部外壳的内部距离身体表面在5-10cm。大腿密封橡筋圈的宽度在10-15cm,其末端收缩为3-5mm宽的橡筋带,橡筋带紧密接触大腿肌肉, 其与肌肉作用的力量为0.2-0.3个大气压;胸部密封橡筋圈的宽度在15-20cm,其末端收缩为3-5mm宽的橡筋带,橡筋带紧密接触胸背部表面肌肉,其与肌肉作用的力量为0.2个大气压。大活塞筒的体积在15-30升,小活塞筒的体积在1-2升,活塞的行程在10-3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大活塞筒的体积比小活塞筒的体积大,小活塞筒的体积可以忽略,两个活塞筒的连接有利于双脚踩踏活塞筒的脚踏板,一个活塞上移,则另一个活塞下移,比较适合于人的双脚交替运作的习惯;大活塞筒的活塞下移,气压增加,挤压腹部向内收缩,胸腔横膈膜发生一定程度的上移,大活塞筒的活塞上移,气压减少,腹部负压向外扩展,胸腔横膈膜发生一定程度的下移,该锻炼一定程度上导致胃肠的移动,同时压强变化一定程度作用胸腔横膈膜,有利于锻炼肺部,因此,其动作的频率最好与呼吸的频率一致,每分钟在10-15次;大腿密封橡筋圈和胸部密封橡筋圈,有限制压强差的作用,当内部压强较大的时候,可以通过橡筋圈的限制而漏气,减少压强差,负压太大,可以通过橡筋圈的内缩减少压强差;大活塞筒的体积在15-30升,相对于成年人的体重大致50-80公斤,大腿外壳和腹部外壳围成的体积大致在50-80升,因此压强差大致在30%,是人体能够承受的;压强的变化是通过脚踏进行的,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适应能力,缓慢动作,找到适合自己的活塞运作行程和运作频率;装置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是对腹部进行锻炼的装置示意图。
其中,1、大腿密封橡筋圈,2、大腿外壳,3、腹部外壳,4、胸部密封橡筋圈,5、气管,6、大活塞筒,7、活塞杆,8、弹簧,9、脚踏板,10、软质连接带,11、定滑轮,12、小活塞筒,13、支撑柱,14、连通气管,15、支撑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46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