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串联负反馈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5348.3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78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肖俭伟;王通国;唐可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F1/46 | 分类号: | G05F1/46 |
代理公司: | 成都顶峰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4 | 代理人: | 杨军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武***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串联 负反馈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源,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串联负反馈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电源为大多数电气设备不可或缺的器件,为了使各电气设备能够正常运行需要尽可能地保证电源供电的稳定性,因而需要使用很多抗干扰设备,这样会造成电源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不利于一些低成本的小型设备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串联负反馈电源电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高精度抗干扰电源结构复杂,成本较高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串联负反馈电源电路,包括CM1117-3.3,均连接于CM1117-3.3的输入端与地之间的电解电容C1和电容C2,均连接于CM1117-3.3的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电容C3和电解电容C4,串联后并联于电容C3两端的电阻R1和二极管D1,与二极管D1相连的检波电路,与检波电路相连的低通滤波电路,与低通滤波电路相连的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包括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9与输出端相连的运算放大器T4,一端与运算放大器T4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二极管D5和串联的电阻R7、二极管D4与低通滤波电路相连的电阻R8。
进一步地,所述检波电路包括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3与二极管D1的一端相连、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与二极管D1的另一端相连的运算放大器T1,连接于运算放大器T1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的二极管D2,所述低通滤波电路与运算放大器T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
具体地说,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包括反相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4和电阻R3与运算放大器T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的运算放大器T2,反相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6和电阻R5与运算放大器T2的输出端相连的运算放大器T3,一端连接于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T2的输出端的电容C5,一端连接于电阻R5和电阻R6之间、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T3的输出端的电容C7,所述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均与运算放大器T3的输出端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低通滤波电路、电源电路、检波电路、放大电路设计为一体,并根据实际情况选用了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元器件进行电路设计,符合市场需求。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了双重低通滤波电路,大大提高了电源电路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了电源电压的稳定性。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较少的元器件实现了抗干扰功能,成本低廉,体积小巧,适合大规模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串联负反馈电源电路,包括CM1117-3.3,均连接于CM1117-3.3的输入端与地之间的电解电容C1和电容C2,均连接于CM1117-3.3的输出端与地之间的电容C3和电解电容C4,串联后并联于电容C3两端的电阻R1和二极管D1,与二极管D1相连的检波电路,与检波电路相连的低通滤波电路,与低通滤波电路相连的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包括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9与输出端相连的运算放大器T4,一端与运算放大器T4的反相输入端相连、另一端分别通过二极管D5和串联的电阻R7、二极管D4与低通滤波电路相连的电阻R8。
进一步地,所述检波电路包括输出端通过二极管D3与二极管D1的一端相连、反相输入端通过电阻R2与二极管D1的另一端相连的运算放大器T1,连接于运算放大器T1的输出端与反相输入端之间的二极管D2,所述低通滤波电路与运算放大器T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
具体地说,所述低通滤波电路包括反相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4和电阻R3与运算放大器T1的反相输入端相连的运算放大器T2,反相输入端通过串联的电阻R6和电阻R5与运算放大器T2的输出端相连的运算放大器T3,一端连接于电阻R3和电阻R4之间、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T2的输出端的电容C5,一端连接于电阻R5和电阻R6之间、另一端连接于运算放大器T3的输出端的电容C7,所述二极管D4和二极管D5均与运算放大器T3的输出端相连。
在上述电路的基础上,本实施例还连接有部分辅助元器件和连线,用于保证电路的正常运行,这些辅助元器件的使用属于行业通用的电路应用习惯,在此不再赘述。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博高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53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