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绣花针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6759.4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455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发明(设计)人: | 潘翔鹏;刘立园;安孝局;薛宇超;吴知恒;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D05C1/06 | 分类号: | D05C1/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5201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绣花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针具,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手工缝纫或针绣的新型绣花针。
背景技术
对于手工缝纫或刺绣使用的绣花针通常采用的结构是在针杆顶端的针眼处设有细小封闭的针孔,用于进行穿针引线;然而由于针孔细小,导致在穿线的时候,存在着穿线操作麻烦、速度慢、使用不方便等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现有绣花针存在着穿线操作麻烦、速度慢、使用不方便等现状而提供的一种提高穿线操作方便性和快捷性的新型绣花针。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绣花针,包括针杆及设在针杆一个端头上的针尖,其特征在于:针杆的另一端头上设有穿线头部,穿线头部上设有针眼,针眼上开有用于将绣线压进针眼的豁开口,所述的豁开口呈喇叭开口状,其中喇叭开口从针眼内壁向针眼外壁方向延伸张开,所述的豁开口的内口径略小于绣线的线径尺寸。在穿线时,再也无需将线头对准针眼,导致在对准针眼的过程中,操作麻烦,甚至是出现线头对不准针眼而导致的急躁现象;采用本实用新型绣花针只需将线横向从豁开口处压进针眼即可,操作轻松简单、快捷方便,更具人性化,特别是近视、眼花的使用者尤为效果显著,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使用操作的方便、快捷性。向外张开喇叭状开口的豁开口提高将线压进针眼的操作方便的方便性,同时配合豁开口的内口径略小于绣线的线径尺寸,可更好的防止线压进针眼之后再掉出针眼现象发生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豁开口设在穿线头部的中部位置处。提高针眼的整体强度及压线操作的方便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针杆主体上设有颜色外层。提高在发生针掉落时的寻找识别方便性,更具人性化。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穿线时,再也无需将线头对准针眼,导致在对准针眼的过程中,操作麻烦,甚至是出现线头对不准针眼而导致的急躁现象;采用本实用新型绣花针只需将线横向从豁开口处压进针眼即可,操作轻松简单、快捷方便,更具人性化,特别是近视、眼花的使用者尤为效果显著,极大程度上提高了使用操作的方便、快捷性。同时在发生掉落时,寻找辨别也更加方便快捷,跟具人性化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新型绣花针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一种新型绣花针,包括针杆10及设在针杆10一个端头上的针尖11,针杆10的另一端头上连接有穿线头部20,穿线头部20上开有针眼22,针眼22上开有用于将绣线压进针眼22的豁开口21。豁开口21呈喇叭开口状,其中喇叭开口从针眼22内壁向针眼22外壁方向延伸张开。豁开口21的内口径略微小于绣线的线径尺寸。 豁开口21开在穿线头部20的中部位置处。针杆10主体上设有颜色外层,提高细小的针在发生掉落时的寻找识别性,更方便发现找到。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针杆、针尖、穿线头部、针眼、豁开口、喇叭开口状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未经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67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去杂毛式丝光机
- 下一篇:一种缝纫机的断线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