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万次火柴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6761.1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72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李中坚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东方轻工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6F5/00 | 分类号: | C06F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柴,具体涉及一种万次火柴。
背景技术
火柴是根据物体摩擦生热的原理,利用强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活性制造出的一种能摩擦发火的取火工具,在生活中主要用于吸烟取火,也用于炊事及其他取火。
普通的火柴一方面采用易燃的木材做成小棒(称火柴梗),在其一端蘸以蜡油和含氯酸钾的药料(称火柴头),制成火柴;另一方面在包装盒上涂以含赤磷,白磷的磷面。使用时,将火柴在磷面上擦划,即能引燃,极为方便。但是燃烧木柴制成的火柴不仅浪费材料,而且造成环境污染。
针对普通火柴存在的不足,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万次火柴,该万次火柴包括盒体和火柴棒,盒体的侧面上设置有火石,火柴棒包括手柄、火柴杆、火柴头和火柴头上设置的棉芯,盒体内设置有燃油,火柴头和棉芯浸在燃油中,当需要使用时,只要把火柴棒取出,将火柴头用力划火石,即可通过划出的火花引燃浸油的棉芯,既环保又时尚,操作简单。但是当棉芯吸收了过多的燃油时,反而不容易划出火花,即使引燃棉芯,也会产生较大的火焰,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在取出火柴棒和划擦火柴头的时候很可能会将过多的燃油甩出,造成严重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万次火柴,该万次火柴使用更加安全可靠,同时不会造成材料的浪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万次火柴,包括盒体和火柴棒,所述盒体设有用于放置火柴棒的容纳腔以及用于与火柴棒摩擦生火的火石,所述火柴棒置于盒体外部一侧设置有手柄,火柴棒置于盒体内部一侧设置有火柴杆,所述火柴杆相对于手柄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火柴头及设置在火柴头上的燃烧载体,所述盒体内部设置有连通开口的导管,导管相对开口的另一端设置有挤压火柴头和燃烧载体的弹性挤压部,所述火柴杆穿过导管并伸出弹性挤压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盒体内部设置有连通开口的导管,导管相对开口的另一端设置有挤压火柴头和燃烧载体的弹性挤压部,火柴杆穿过导管并伸出弹性挤压部,火柴头和燃烧载体浸没在燃油中,当需要使用时,将火柴棒从盒体中取出,火柴头和燃烧载体经过弹性挤压部,受到弹性挤压部的挤压除去燃烧载体上过多的燃油,使用时不会因为燃油过多导致不易引燃或者火焰过大造成安全隐患,同时也防止燃油过多,划擦火柴头时将燃油甩出造成严重浪费,使用更加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火柴头摩擦用的端面为锯齿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火柴头摩擦用的端面为锯齿形,增强火柴头与火石的摩擦效果,使其更容易引燃。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手柄上设置有条纹状螺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手柄上设置有条纹状螺纹,增大手指与手柄的摩擦力,使其更容易拿捏和取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盒体上设置有挂扣装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盒体上设置有挂扣装置,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火柴棒与盒体为螺纹连接,火柴棒与盒体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火柴棒与盒体为螺纹连接,火柴棒与盒体开口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使火柴棒与盒体连接更加牢固和紧密,密封效果更佳,防止燃油从开口处泄露。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万次火柴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火柴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盒体;2、火柴棒;21、手柄;22、火柴杆;23、火柴头;24、燃烧载体;3、火石;4、开口;5、导管;6、挤压部;7、挂扣装置;8、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2对本实用新型万次火柴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万次火柴,包括盒体1和火柴棒2,盒体1设有用于放置火柴棒2的容纳腔8以及用于与火柴棒2摩擦生火的火石3,火柴棒2置于盒体1外部一侧设置有手柄21,火柴棒2置于盒体1内部一侧设置有火柴杆22,火柴杆22相对于手柄21的另一端端部设置有火柴头23及设置在火柴头23上的燃烧载体24,盒体1内部设置有连通开口4的导管5,导管5相对开口4的另一端设置有挤压火柴头23和燃烧载体24的弹性挤压部6,火柴杆22穿过导管5并伸出弹性挤压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东方轻工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东方轻工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6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丁苯橡胶胶粘剂生产装置
- 下一篇:润滑油脂简易灌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