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溶性同轴锥多层微针及微针阵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7511.X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67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30 |
发明(设计)人: | 吴传斌;王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传斌 |
主分类号: | A61M37/00 | 分类号: | A61M3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郑彤;万志香 |
地址: | 510062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性 同轴 多层 阵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医药制剂,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溶性同轴锥多层微针及微针阵列。
背景技术
蛋白多肽以及核酸类生物大分子药物在医药领域和美容领域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稳定性因素,这类药物无法通过最基本的口服给药途径给药,目前注射给药是生物药物最重要也最可靠的给药途径,但是注射给药有其难以克服的安全性和顺应性方面的弊端。生物药物的方便,可靠,高顺应性的给药途径成为药剂学领域的研究重点。
微针经皮给药作为经皮给药最有前景的发展方向,结合了注射给药的疗效和经皮给药的安全方便以及高顺应性,受到广泛的关注,也是生物药物一个最有前景的给药方式。其中,可溶性微针由于避免了硅,金属以及其他非可溶性微针的生物相容性,皮内断裂以及废弃物二次伤害等风险,同时又没有空心微针在制备及配套设备上的严苛要求,具有生产制备方便,快速定量释药,无二次伤害等特点,是生物大分子药物经皮给药极有前景的微针剂型。
可溶性微针是由Prausnitz团队在2003年提出的,根据文献检索,可溶性微针的主流制备方法主要分为三步:主模制造,阴模复制,微针制备。其中主模制造主要有MEMS工艺,LIGA工艺,硅工艺,激光,化学刻蚀,SU-8光刻胶多层加工,UV-LIGA技术等。这些工艺都存在制造工艺复杂,步骤繁多,成本较高,且制备的微针形状单一或者难以满足使用的需要。
在微针针形种类方面,Prausnitz团队先后开发出了斜面,锥形微针,以及颗粒,微泡微针;多药物微针主要是轴向分割的针尖部,中部,底部分层载药,或者通过针内混合不同药物,药物微粒实现的。这些多层多药物微针各层均与皮内环境接触,药物的释放是同时的,无法实现不同药物的分时,定速,先后程序化的释放。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适应生物大分子药物的高效、稳定释药以及多药定量程序释药的可溶性同轴锥多层微针。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溶性同轴锥多层微针,其外观为圆锥体形,其内部结构包含圆锥体形或圆锥柱形的中心层和一层或一层以上包裹于中心层的外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心层外包裹一层或两层外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可溶性同轴锥多层微针的外形尺寸为:高为300-1000μm,底面直径为50-500μm。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溶性同轴锥多层微针阵列。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溶性同轴锥多层微针阵列,包含基层和排布于基层上的2个或2个以上的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可溶性同轴锥多层微针,相邻2个微针之间的针轴距为100-5000μm。
本实用新型的可溶性同轴锥多层微针具有如下特点:
1、本实用新型可溶性同轴锥多层微针包括圆锥体形或圆锥柱形的中心层和一层或一层以上包裹于中心层的外层,所述中心层和外层均由活性药物和/或结构材料制备而成,即可以是单纯由药物组成的纯药层或者只有结构材料的无药层或结构材料和活性药物共同组成。该可溶性同轴锥多层微针可应用于生物大分子药物及化妆品的高效、稳定释药以及多药定量程序释药的无痛/微痛皮内/皮下给药。该微针具有同轴双层或多层结构,各层可以装载不同的药物或者不载药作为稳定药物的隔离层,微针用于皮肤后,在皮内与体液接触可逐层分步溶解,从而实现一种或多种药物的释药时间和释药量的程序可控,用于皮肤局部治疗和全身给药。
2、各层结构材料可以相同或者不同,配制的结构材料溶液的浓度可以相同或者不同。不同的结构材料可以实现释药的速度调节,包载不同性质的药物,调节微针的力学性能,调节各层之间的结合性。结构材料的不同浓度可以调节药物的释放速度,调整各层的厚度,调整载药量。各层装载的药物可以相同或者不同,可以是单一药物,或者多药混合。含有同种药物的多层不同结构材料的微针可以实现不同时间段释放速度的调节;各层含有不同药物的微针,可以实现各层药物的程序释放。
3、活性药物以均一溶液形式直接制备微针或者溶于水溶性高分子结构材料中制备微针,实现药物的速释。还可以将活性药物装载入特定载体材料的纳米粒中,然后溶于结构溶液中制备微针,实现药物的控释。药物溶液和药物纳米粒载于同一层或者不同层中,实现一个微针中同种药物或不同药物的速释与控释。
4、选择对外界环境惰性而对皮内环境特定响应的材料制备不含药外层,可以保护对环境敏感的药物,防止药物贮存过程中的失活。程序给药的不同药物之间可通过一个无药隔离层避免容易相互影响的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反应。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传斌,未经吴传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751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停车入库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遥控距离可调的车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