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池组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7972.7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74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龚俊伟;王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共青城赛龙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4 | 分类号: | H01M10/04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和律师事务所 44298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332020 江西省九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组装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组装装置,尤其涉及将软包装电池的电池本体与金属框自动组装在一起的电池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将软包装电池的电池本体装入金属框(例如铁框)而组装形成电池时,大多采用手工定位、组装的方式。而人工组装时,组装准确性较低,一致性较差。例如,由于金属框上涂有双面胶等接合部件,而且电池本体为软包装,所以如果一次性没装配到相应位置,则需要将电池本体与金属框分离再装配。分离过程中,双面胶会破坏软包装电池,造成电池在使用过程中鼓包、漏液等严重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组装装置,其能够准确地将电池本体放入金属框,组装准确性高,一致性良好。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电池组装装置,其中,所述电池组装装置包括电池本体容纳部件、金属框运送部件,所述金属框运送部件构造成用于将金属框运送至容纳在所述电池本体容纳部件内的电池本体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框为铁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框的底部涂有粘接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本体落入所述金属框而形成的电池为用于手机的软包装电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本体容纳部件为以层叠状态容纳多块电池本体的盒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金属框运送部件包括用于载置所述金属框的承载板、驱动所述承载板相对于所述电池本体容纳部件往复线性运动的驱动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板上设有容纳所述金属框的金属框腔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所述承载板相对于所述电池本体容纳部件在左右方向上往复线性运动的无杆气缸。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控制所述承载板的运动方向及运动速度的操作杆和/或操作按键。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承载板构造成始终托住容纳在所述电池本体容纳部件内的最底层的电池本体,直至所述金属框抵达该最底层的电池本体的下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组装装置包括电池本体容纳部件、金属框运送部件,所述金属框运送部件构造成用于将金属框运送至容纳在所述电池本体容纳部件内的电池本体的下方,由此,当金属框运动至电池本体下方时,电池本体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装入金属框,组装准确性高,一致性良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组装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电池组装装置的俯视图。
图3是图1的电池组装装置的剖视图,该图所示状态下承载板处于最左方。
图4是图1的电池组装装置的剖视图,该图所示状态下承载板处于最右方。
图5是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组装装置进行组装的电池本体的侧视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电池本体的俯视图。
图7是利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电池组装装置进行组装的金属框的侧视示意图,该金属框用于容纳图5所示电池本体。
图8是图7的金属框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组装装置100包括电池本体容纳部件120、金属框运送部件130。其中,所述金属框运送部件130构造成用于将金属框300运送至容纳在所述电池本体容纳部件120内的电池本体200的下方。本文中,该“下方”指金属框300与电池本体200可以相互结合而完成组装的相对位置。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池组装装置100具有箱体110、面板112等结构。电池本体容纳部件120安装在面板112上,金属框运送部件130安装在面板112下方,且金属框运送部件130位于箱体110内部。
其中,所述金属框300可以为铁框,也可以为铝框或其它合金框。而且,所述金属框300的底部涂有粘接剂,例如双面胶等类似物。本实施例中所示电池为软包装电池,即所述电池本体200落入所述金属框300而最终组装形成的电池为用于手机的软包装电池。
如图5至图8所示,电池本体200和金属框300形状适配,且均大致呈扁平块状。电池本体200的主体210可容纳在金属框300的容纳部310内,并在粘接剂的作用下结合,成为组装后的电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共青城赛龙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共青城赛龙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79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应用磷酸钒锂电池的超低温汽车启动电源
- 下一篇:圆柱锂电凸轮式封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