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与耳机匹配的音频强度自动调节监测仪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8262.6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27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琚良艳;王枫;杨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R1/10 | 分类号: | H04R1/10;H04R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310053 浙江省杭州市滨江区***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耳机 匹配 音频 强度 自动 调节 监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与耳机匹配的音频强度自动调节监测仪,适用于所有社会人群,尤其适用于长时间或者较大音量使用耳机的人群。
背景技术
据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听力残疾人数已达2780万,并且还在不断增加。在这些存在听力障碍的人当中,因为疏于保护而造成后天失聪的占80%以上。目前中学生使用MP3等随身听的比例在过去5年间,已经从18%攀升到76%了,年龄在8-18岁期间的青少年平均每天聆听长达7小时的音乐,每周超过53小时,远比成人40小时上班的时间还长。由于使用时间较长、音量较大(随机测量超过100 dB),欧盟科学委员会有证据表明,用耳机聆听音乐的音量超过89分贝,将会导致严重后果对中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一定危害。
在国外,目前大约3千万美国人有着某种程度的听力丧失,其中大约1/3为噪音引起的听力丧失。如果接触高于89分贝的任何声音时间过长的话,可引起某种程度的听力损失。但大多数音乐播放器放出的声音可以高达120分贝。这个声音比割草机或链锯的声音还要大,相当于救护车警报器的声音。如果人们的耳朵无论是短时间的非预期噪音还是长时间的噪声暴露,只要持续时间足够长,或是强度超过了一定的限值,都会造成暂时或者永久性听力损伤甚至失聪。如不及时的进行治疗,则势必会演变成永久性听力损失。而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针对这种情况而设计的产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小巧、成本低廉、能有效保护使用者听力的与耳机匹配的音频强度自动调节监测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与耳机匹配的音频强度自动调节监测仪,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上设置有显示屏和控制面板,壳体的端面设置有连接器,连接器与耳机及音频播放器匹配,壳体内设置有音量监测系统,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开关,开关与音量监测系统连接,音量监测系统分别与连接器和显示屏连接。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音量监测系统包括采样模块、存储模块、处理模块、比对模块和音量控制模块,采样模块通过连接器与音频播放器连接,处理模块与采样模块连接,处理模块与比对模块连接,比对模块与存储模块连接,比对模块与音量控制模块连接,音量控制模块与显示屏连接,音量控制模块还通过连接器与耳机连接。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音量监测系统对于音频播放器传来的声音音量大小进行监测,依据监测结果设定使用时间及最大输出音量。控制面板上设置有开关,若开关关闭,则视为一根导线,链接音频播放器和耳机;若开关打开,则启动监测仪功能。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显示屏上显示监测仪自动设定的使用时间和最大输出音量,若使用者想有更长使用时间,则需降低音量(在此音量调节的过程中,使用时间会随之而自动改变)。本实用新型通过音量监测系统收集来自音频播放器的声音电流信号,并根据监测到的电流信号对音频播放器的使用时间进行控制,从而控制使用时间;另外,还可以依据检测到的电流信号控制音频播放器的最大输出音量,因而更好的对听力起到保护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图3,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壳体1上设置有显示屏2和控制面板3,壳体1的端面设置有连接器4,连接器4与耳机及音频播放器匹配,壳体1内设置有音量监测系统5,控制面板3上设置有开关6,开关6与音量监测系统5连接,音量监测系统5分别与连接器4和显示屏2连接。
所述的音量监测系统5包括采样模块51、存储模块52、处理模块53、比对模块54和音量控制模块55,采样模块51通过连接器4与音频播放器连接,处理模块53与采样模块51连接,处理模块53与比对模块54连接,比对模块54与存储模块52连接,比对模块54与音量控制模块55连接,音量控制模块55与显示屏2连接,音量控制模块55还通过连接器4与耳机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医药大学,未经浙江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82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讯产品保护壳
- 下一篇:具有太阳能光伏充电的手机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