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篦冷机余热回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8858.6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0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文柏鸣;曹华;余旭;郭敏;侯清琼;于波;李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7/00 | 分类号: | F27D17/00;F22B1/18;F22D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管高峰;钱成岑 |
地址: | 61005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篦冷机 余热 回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窑窑头废气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利用水泥窑窑头废气余热回收发电,目前的做法都集中在怎样最大限度抽取篦冷机热端余热,或者热量梯级利用等,而这样做的结果会使管路系统阻力增大,而水泥生产要保证窑头微负压,而调整该处压力主要靠废气风机的全压形成的抽力,因此,管路系统阻力增大时,废气风机全压不增加就更难保证窑头负压,若增加废气风机全压,也会增加高温段抽气量,但篦冷机的特点是高温段废气量少,低温段废气量多,这也不利于水泥生产系统的平衡。而且,因余热发电与水泥生产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工艺,而余热利用需将两种工艺融合在一起,还要做到互不影响,因此,系统的平衡尤其是系统中气流的平衡是获得整体最佳效益的基础,往往把握不好而导致能耗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篦冷机余热回收系统,不需要加大风机选型,同时该系统的废热利用更适合篦冷机的废气分布特点,更有利于水泥系统与余热发电系统的流体平衡,且废热的回收效率更高。
本实用新型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篦冷机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篦冷机,还包括并联的余热锅炉和一级省煤器,所述余热锅炉和一级省煤器从所述篦冷机不同位置分别取气后由废气风机排气,所述余热锅炉从所述篦冷机前部和/或中部取气,所述一级省煤器从所述篦冷机尾部取气,且所述一级省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冷端省煤器入水口连通。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余热锅炉和一级省煤器由同一废气风机排气。
上述方案中,篦冷机尾部排气通道装有回收废气余热的一级省煤器,其出水口与余热锅炉的冷端省煤器入水口连通,使锅炉给水能够更加充分吸收废气余热。
作为优选方式,连通所述一级省煤器的出水口与所述余热锅炉的冷端省煤器入水口之间的给水管路上设有旁通阀门。
上述方案中,旁通阀门用以引出热水。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篦冷机分别连通至所述余热锅炉和一级省煤器的并联废气管路上分别设有阀门。
上述方案中,阀门用以控制系统中流体平衡。
作为上述优选的进一步优选方式,所述篦冷机连通至所述余热锅炉和一级省煤器的两并联废气管路之间还由外部废气管路连通,所述外部废气管路上,以及所述篦冷机至一级省煤器废气管路在与所述外部废气管路连接点之后均设有阀门。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篦冷机连通至所述余热锅炉的废气管路上还设有粉尘分离器,所述余热锅炉和一级省煤器至所述废气风机之间还设有除尘器。
上述方案中,废气风机不需额外加大选型。
作为优选方式,所述余热锅炉和一级省煤器至所述废气风机的废气管路上分别设有阀门。
上述方案中,两阀门控制两废气通道可同时运行,也可分别运行。
工作过程为:对篦冷机余热采取多点抽取,而篦冷机高温段废气量少,低温段废气量多,首先,在篦冷机高温段的前部或中部取气,尽可能提高余热锅炉入口气体温度,且由于篦冷机尾部低温段的废气没有完全进入余热锅炉,锅炉入口的废气主要来自于篦冷机前、中部,这样锅炉入口温度与之对应的就会提高。其二,同时在篦冷机尾部排气管路上加装一级省煤器,单独吸收篦冷机废气量多的低温段尾气中余热,先加热进余热锅炉的给水,给水加热后再进入窑头余热锅炉的冷端省煤器继续加热。增加一级省煤器后,余热锅炉进水温度增加,再加上前述更高的入口气体温度,整个余热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温度相应的也会提高,废热的回收效率更高,在蒸汽量相同的情况下发电量也就越高。其三,窑头废气风机可直接通过一级省煤器与篦冷机尾部这一路废气通道调节窑头负压,不需要加大风机选型。而且,当余热锅炉因各种原因停止运行,而水泥窑仍在运转时,篦冷机废气将全部从一级省煤器与篦冷机尾部这一路废气通道排出,此时一级省煤器仍可以供水换热,并将热水从其管路上的热水阀门排出,可供其它用途使用热水,最大限度保证了热量回收。综上所述,本系统取得一举三得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建筑材料工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88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