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小籽粒多功能排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9209.8 | 申请日: | 2013-06-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9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计新;裴进灵;张世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A01C7/20 | 分类号: | A01C7/20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30031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籽粒 多功能 排种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特别是一种具有充种、清种、护种、排种等基本功能排种器。
背景技术
目前,小籽粒(谷子)生产机械化程度很低,从播种、(间苗)、中耕、收获、加工等方面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全程机械化作业体系。而播种机是整个全程机械化体系的关键机具,播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以后作业工序及其它机具的发展。当前小籽粒(谷子)排种器种类型有:传统木耧、外槽轮式、窝眼式,强推种式、振动式、鸭嘴式、纸带式、皮带式、海棉式等等。这些排种器具有一般排种器的充种、清种、护种、排种等基本功能。但都存在不同的缺陷而不能较好的满足谷子种植要求,例如清种毛刷磨损快,各行均匀差不易调节,变异系数大,破碎率高;结构复杂,不易更换零件;机构笨重,制造成本高等等。正对上面存在的问题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小籽粒(谷子)多功能排种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小籽粒多功能排种器,使用该排种器不需要刮种毛刷或其它刮种片,其结构简单、排种均匀、不损伤种子。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种小籽粒多功能排种器,包括调节环、排种器架、取种盘、轴和链轮;排种器架是盘状结构,其中部开有通孔,垂直于盘表面形成弧形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两个空区,第一挡板的前端面上固定连接环形盖板;取种盘由盘面和垂直于盘面的边缘组成,取种盘的边缘与第一挡板的内侧接触并在该边缘的外侧端面上均布窝眼;调节环连接于第一挡板的外侧面,调节环的侧端面上开有进种口,进种口连通种箱,排种器架1侧面的第二空区与调节环上的进种口连通;调节环底部开有通孔,排种器架底部的第一空区与调节环上的通孔形成排种口;排种器架通孔内装有轴承和轴,轴的两端分别连接链轮和取种盘的盘面中部。
链轮通过轴带动取种盘转动,来实现排种器的充种、取种、清种、护种、排种整个过程。取种盘在转动过程中取上种子,多余的种子靠重力被自动清除,留在窝眼内的种子被保留在一个有效的空间内,一直到排种口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刮种毛刷或其它刮种片,排种均匀、不损伤种子、调节方便、通用性好、工作可靠、结构简单,亩播量在较大范围内可调,既能保证出全苗,又能促成省间苗,主要用于播种小籽粒,如谷子、糜子等作物,还可以通过换用不同直径型孔的取种盘来实现大中小粒,如玉米、黄豆、绿豆、高粱等多种作物的播种作业。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排种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排种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调节环,2-排种器架,3-取种盘,4-轴,5-链轮,6-盖板,7-窝眼,8-进种口,9-种箱,10-排种口,11-轴承,12-锁紧螺栓,13-螺栓,A-充种区,B-取种区,C-清种区,D-护种区。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小籽粒多功能排种器,包括调节环1、排种器架2、取种盘3、轴4和链轮5;排种器架2是盘状结构,其中部开有通孔,垂直于盘表面形成弧形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之间形成两个空区,第一挡板的前端面上固定连接环形盖板6;取种盘3由盘面和垂直于盘面的边缘组成,取种盘3的边缘与第一挡板的内侧接触并在该边缘的外侧端面上均布窝眼7;调节环1连接于第一挡板的外侧面,调节环1的侧端面上开有进种口8,进种口8连通种箱9,排种器架1侧面的第二空区与调节环1上的进种口8连通;调节环1底部开有通孔,排种器架2底部的第一空区与调节环1上的通孔形成排种口10;排种器架2通孔内装有轴承11和轴4,轴4的两端分别连接链轮5和取种盘3的盘面中部。
取种盘3、轴承9、链轮5和轴4固定在一起,是转动部分。调节环1和排种器架2连接在一起是不转动部分。链轮5连接外界动力,通过轴4带动取种盘3转动,来实现排种器的充种、取种、清种、护种、排种的整个过程。
排种器架2外侧安装调节环1、内侧安装取种盘3,并将排种器架2的外端面用螺栓13连接盖板6,排种架2上的第二空区就形成一个空腔。如图2所示,空腔在取种盘3的右侧,进种口8在该空腔的侧面中部位置,种子可通过进种口8进入空腔。当取种盘逆时针转动时,该空腔由下而上可以分为充种区A、取种区B和清种区C。进入空腔的种子先落入充种区A并不断增加,在取种区B进入窝眼7,窝眼7内多余的种子会在清种区C靠重力被自动清除,留在窝眼7内的种子被保留在一个有效的空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未经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92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动浇水的农业大棚
- 下一篇:一种兼具散热和电磁屏蔽功能的机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