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蜂窝煤收集摞放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59652.5 | 申请日: | 2013-06-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10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邢鹏达;刘凡;徐金鹏;平晟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鹏达;刘凡;徐金鹏;平晟源 |
主分类号: | B65G47/26 | 分类号: | B65G47/26;B65G57/3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66004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蜂窝煤 收集 摞放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蜂窝煤收集摞放机,尤其涉及一种圆形蜂窝煤收集摞放机,属普通机械领域。
背景技术
蜂窝煤以原料广泛、成本低廉、使用方便、制作简单、燃烧效率高等优点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在我国,蜂窝煤机是生产蜂窝煤的主要设备,该机是以通过搅拌处理后的煤泥作为原料,冲压成蜂窝煤形状的成型蜂窝煤机设备。
煤泥经冲头冲压成蜂窝煤后,被传送带从冲模下方运出,然后用人工搬到车上并排列整齐。通常搬运工作是由两人完成的:一人从传送带上一次取下4到5块煤,然后放到车上,由车上的另外一人排列起来。通常传送带和运输车的高度差为50-60厘米,蜂窝煤机每分钟能生产50-60块蜂窝煤,每块湿煤重1千克左右,所以人工搬运煤球是一项极费体力和时间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不足,提供一种蜂窝煤收集摞放机,使用该机器,能够自动将蜂窝煤从传送带上收集起来,并加以摞放,从而节省了一个劳动力,提高了生产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蜂窝煤收集摞放机,包括机架、电机、轴承座、四个铰支座、凸轮轴、两个动力凸轮、动力凸轮顶杆、动力凸轮顶杆导向筒、摆向凸轮、摆向杆、摆向板、四个连杆、四只对爪卡煤盘、两个蜂窝煤导向筒、传送带、输送皮带、动力皮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机、轴承座、铰支座、动力凸轮顶杆导向筒、传送带安装在机架上。
所述凸轮轴安装在轴承座上。
所述两个动力凸轮反向安装在凸轮轴上,摆向凸轮安装在凸轮轴上,摆向凸轮位于两个动力凸轮之间。
所述动力凸轮顶杆安装在机架下方,动力凸轮顶杆上部在动力凸轮顶杆导向筒中上下滑动,动力凸轮顶杆下部与动力凸轮接触。
所述摆向杆下端与摆向凸轮接触,摆向杆上端固定有摆向板。
所述四个连杆每一端分别与四个铰支座铰接,连杆另一端分别与四只对爪卡煤盘铰接。
所述两个蜂窝煤导向筒安装在机架上方,且位于对爪卡煤盘正上方。
所述输送皮带通过皮带轮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传送带连接。
所述动力皮带通过皮带轮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凸轮轴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将蜂窝煤的收集和摞放工作从繁重的人工中解脱出来,实现了蜂窝煤生产线的全机械化和自动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蜂窝煤收集摞放机的轴侧图,其中:输送皮带1、动力皮带2、机架3、动力凸轮顶杆4、摆向板5、对爪卡煤盘6、蜂窝煤导向筒7、铰支座8、动力凸轮顶杆导向筒9、传送带10、凸轮轴11、轴承座12、动力凸轮13、电机14。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蜂窝煤收集摞放机的正视图,其中摆向凸轮15、连杆16、摆向杆17。
附图3是一种蜂窝煤收集摞放机中动力凸轮顶杆的轴侧图。
附图4是一种蜂窝煤收集摞放机中对爪卡煤盘的轴侧图。
附图5是一种蜂窝煤收集摞放机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其中:蜂窝煤输出装置18、蜂窝煤19、一种蜂窝煤收集摞放机20。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鹏达;刘凡;徐金鹏;平晟源,未经邢鹏达;刘凡;徐金鹏;平晟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596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RV减速器曲柄轴的偏心轮工装
- 下一篇:薄壁活塞珩磨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