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新风净化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0346.3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41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许钟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F24F13/2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贺华廉 |
地址: | 10001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新风 净化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净化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节能新风净化机组。
背景技术
为了减少进入空调净化系统的尘粒和细菌,一些规范规定新风要先经过粗效、中效、高中效或亚高效过滤器的过滤,为了阻挡树叶、杂物,前面还应有大孔金属网或百叶。
如图1所示,为现有的空调净化系统的新风净化机组示意图。所述的新风净化机组中包括:百叶11、过渡段12、粗效过滤器13、中效过滤器14、高中效过滤器(或亚高效过滤器)15以及风机段16,所述的百叶11、粗效过滤器13、中效过滤器14、高中效过滤器(或亚高效过滤器)15以及风机段16沿着风向依次排列,而且百叶11与粗效过滤器13之间、粗效过滤器13与中效过滤器14为之间、中效过滤器14与高中效过滤器(或亚高效过滤器)15、以及高中效过滤器(或亚高效过滤器)15与风机段16均为过渡段12。
然而采用这种结构,该净化系统的总长可达2350mm左右,较为占用空间,初阻力将达到20Pa(粗效)+30Pa(中效)+50Pa(高中效)=100Pa,而且每级过滤器的更换比较麻烦,要拧螺钉,时间也不一样。
有鉴于此,为解决现有空调净化系统技术中的某些不足,本设计人基于相关领域的研发,并经过不断测试及改良,进而有本实用新型的产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节能新风净化机组,可用于任何空调器的新风过滤,成本低、拆换非常方便、更为节约空间且阻力极小。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节能新风净化机组,其包括:
架体,由多个架体单元所组成,每个架体单元均具有竖直的竖挡板、倾斜的斜挡板以及边框,在其中一个架体单元中,所述的边框的远风端与该架体单元中的竖挡板的下端相连接,边框的进风端与该架体单元中的斜挡板的一端相连接,该斜挡板的另一端与另一架体单元中的竖挡板的上端相连接;
粗效过滤器;
中效过滤器;
高中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水平叠置于高中效过滤器上,所述高中效过滤器放置于所述边框上自动卡紧,所述的粗效过滤器位于架体一侧、中效过滤器以及高中效过滤器的上游。
所述的节能新风净化机组,其中,所述边框与所述高中效过滤器之间设有垫条。
所述的节能新风净化机组,其中,所述边框的进风端安装一辅助压紧结构,如一弹簧片,用于压紧中效过滤器和高中效过滤器。
所述的节能新风净化机组,其中,所述的粗效过滤器采用卷绕的金属网,粗效过滤器的底部设有条形毛刷和清灰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节能新风净化机组,其包括:
架体,由多个架体单元所组成,每个架体单元均具有竖直的竖挡板、倾斜的斜挡板以及边框,在其中一个架体单元中,所述的边框的远风端与该架体单元中的竖挡板的下端相连接,边框的进风端与该架体单元中的斜挡板的一端相连接,该斜挡板的另一端与另一架体单元中的竖挡板的上端相连接;
粗效过滤器;
中效过滤器;
亚高效过滤器,中效过滤器水平叠置于亚高效过滤器上,所述亚高效过滤器放置于所述边框上自动卡紧,所述的粗效过滤器位于架体一侧、中效过滤器以及亚高效过滤器的上游。
所述的节能新风净化机组,其中,所述边框与所述亚高效过滤器之间设有垫条。
所述的节能新风净化机组,其中,所述边框的进风端安装一辅助压紧结构,如一弹簧片,用于压紧中效过滤器和亚高效过滤器。
所述的节能新风净化机组,其中,所述的粗效过滤器采用卷绕的金属网,粗效过滤器的底部设有条形毛刷和清灰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成本低;
2、采用叠置式放置,不用拧螺钉,拆换非常方便;
3、更为节约空间;
4、阻力极小。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新风净化机组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节能新风净化机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1-百叶;12-过渡段;13-粗效过滤器;14-中效过滤器;15-高中效过滤器(或亚高效过滤器);16-风机段;20-粗效过滤器;21-架体;211-竖挡板;212-斜挡板;;213-边框;22-中效过滤器;23-高中效过滤器(或亚高效过滤器);24-过渡段。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的使用目的与功效及所采用的技术手段,现举出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附图所示,详述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未经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环境与节能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034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轿车喷漆线新风空调的二次加热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调器室外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