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随身式手风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0394.2 | 申请日: | 2013-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8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张伦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伦青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17/08;F04D29/28;F04D29/42;F04D29/44;F04D29/70;F04D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随身 风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携式风扇结构,尤其涉及一种体积小巧、风压高、空气流量大、风速可调的随身式手风机。
背景技术
现在市场上现有常见的电风扇,比如台式,落地式,壁挂,吊顶式,车船载式等多种形式的叶扇,这些风扇体积比较大,重量比较重,他们通常采用的电源是220V或者380V或车船载电瓶的民用或者工业用交流电,这些电源必须要有电网和车载发电机发电提供支持,没有架设电网和车载发电机平台的地方无法使用,从而主要应用于家庭、工厂等固定场所,无法随身携带。
在人们外出或不需要使用这些大体积电扇时,一般的解决方案是传统的扇子或者携带各种已渐渐出现的各种迷你小风扇,传统的扇子使用起来不仅费力,同时存在风力不足和不均匀的缺点,至于目前市场上的各式手拿迷你小风扇,则至少存在如下几方面的不足:(1)多使用干电池驱动,空气轴向流动,风扇叶轮为普通的塑料叶轮,转速很低,风压很低,风量则很小,每分钟只有几升到几十升风量,无法满足人体散热要求;随着干电池电压衰减,风压风速风量一起跟着衰减,越来越弱,直到停止。(2)各式迷你小风扇多是传统大风扇的迷你版,大都采用的是空气顺叶轮轴向流动的叶轮风扇,进气口和出风口都在轴向直线方向,一边进气,一边出气,挂在人身体上,保持一边进气顺畅,则另一边出气必定会受到阻挡。反之亦然。非常不利于随身携带吹拂人体降温。(3)限于上述第(2)点所述,风扇多需要手持使用,无法进行随身挂带、夹扣,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体积小巧、风压高、空气流量大、风速可调的随身式手风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随身式手风机,包括硅胶材质的外壳体,所述外壳体的正面轴向一侧设置有增压风机,另一侧设置有控制增压风机转动的电机控制芯片结构,所述增压风机为一超高速离心式叶轮风机,所述离心式叶轮风机包括凹形的轮盘及设置在所述轮盘凸面的叶片,所述轮盘中部设有用于固定的轮盘中轴,所述增压风机外部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上安装三叉型格栅,所述外壳体的侧面设置调速开关及与所述进风口相垂直的出风口,所述外壳体外部还设有用于供能的锂电池,所述锂电池与所述电机控制芯片相连接。
所述离心式叶轮风机的叶片包括大叶片和小叶片,所述大叶片和小叶片相互间隔环绕固定在所述轮盘上。
所述外壳体的背面设有方便夹挂的夹扣。
所述外壳体采用了便于手持和挂带,同时防异物吸入的四方薄盒型密封式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可调速高转速离心型叶轮增压风机,具有超高转速,风压高,喷射出高速气流,高速气流可以快速吹散体表接触的空气聚集的热量,同时高速气流还可以直接促成汗液蒸发,改凉身体,从而很好的解决人体的散热要求,即使电压衰减,也能保持自始自终风量稳定可控输出。
(2)手风机产品体积小、重量轻,采用四方薄盒形整体密封式造型,防潮、防止异物吸入,整体性好,机器整体性好,方便手持和携带,进气口设置三叉型格栅,具有很好的安全防护性。
(3)出风口与进风口相垂直,挂带在身上,进气向外,出气口在垂直方向,气流可以很顺畅吹拂人体表,不会有任何阻挡。
(4)风机外壳后盖和电池后盖加上夹扣,方便夹挂在人身上的腰带,皮带等衣物上。
(5)外壳采用硅胶,内壳采用铝壳,便于电子元器件散热,可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风机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风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高速离心式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风机的夹扣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风机的夹扣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手风机的电路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伦青,未经张伦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03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