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控扭矩事故车辆制动力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1113.5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871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13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斌;苏建;李福齐;王博;单红梅;潘洪达;杨玉林;岳洪伟;韩玲;王鹏;苑风云;荆忠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L5/28 | 分类号: | G01L5/2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朱世林;王寿珍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控 扭矩 事故 车辆 制动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性能检测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可控扭矩事故车辆制动力检测装置。所述可控扭矩事故车辆制动力检测装置不仅可以检测事故车辆制动力,而且可以评价车辆ABS系统的性能。该装置检测精度高、系统可靠性好,且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机动车鉴定服务更加科学和客观,鉴定结果更具有可信度。
背景技术
由于我国汽车保有量和交通事故的增长,使得与汽车相关的质量纠纷和事故纠纷也随之增多。汽车的制动性能直接关乎汽车的安全性。在鉴定事故车肇事时,鉴定机构对汽车制动性能检测作了一些标准要求,使鉴定检测系统化、规范化。在大多数情况下,被检车辆由于碰撞已损坏,失去行驶能力,不具备路试或台试检验的技术条件,不能进行路试或台试检测。因此,针对失去行驶能力的事故车辆,绝大多数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机构只能采用外观观察的方法,进行粗略的定性判断,无法检测具体的技术参数,其鉴定结论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控扭矩事故车辆制动力检测装置,以实现事故车辆制动能力及ABS系统性能准确、迅速检测。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基于可控扭矩事故车辆制动力检测装置,该装置主要由检测装置A、支撑装置B和导向装置C组成,所述检测装置A由依次连接的异步电机1、电磁滑差离合器2、扭矩传感器5、减速器8和施力卡盘10组成,所述支撑装置B由上支撑板21、上导轨27和装在上支撑板21和上导轨27之间的承载胶墩26组成,所述的导向装置C由下导轨36和直线导轨37组成,所述检测装置A整体固定在上支撑板21上,上支撑板21与上导轨27通过承载胶墩26弹性连接,上导轨27左右两侧的光滑接触面,分别与下导轨36左右两侧的槽钢滑动配合,上导轨27通过螺栓与直线导轨37固定连接,以实现检测装置和支撑装置的纵向移动,导向装置C通过螺栓固定在地面上。
所述上支撑板21上固定有安装异步电机1的电动机支撑座20、安装扭矩传感器5的扭矩传感器支撑座23和安装减速器8的减速器支撑座24,所述上导轨27装有导轨锁死装置28,导轨锁死装置28的作用是实现支撑装置、检测装置在纵向上任何位置的固定。
所述上支撑板21上的承载胶墩26为六个,承载胶墩26与上支撑板21上的圆形承载胶墩孔22滑动配合;所述上导轨27上加工有24个圆形减重孔25。
所述电磁滑差离合器2与扭矩传感器5之间通过扭矩传感器输入轴轴套4连接,扭矩传感器5与减速器8之间通过扭矩传感器输出轴轴套6连接,减速器8与施力卡盘10之间通过花键连接轴套9连接,所述异步电机1、电磁滑差离合器2、扭矩传感器输入轴轴套4、扭矩传感器5、扭矩传感器输出轴轴套6、减速器8、花键连接轴套9之间均采用键连接,花键连接轴套9与施力卡盘10的连接也为花键,所述施力卡盘10通过螺栓与车辆制动盘11固定。
在扭矩传感器输出轴轴套6与减速器8之间装有转速传感器装置,所述的转速传感器装置由转速传感器7、定位环17和测速齿轮18组成,所述测速齿轮18通过键安装在减速器8的输入轴上,其左侧使用定位环17定位,右侧使用减速器8输入轴的轴肩定位,转速传感器7通过转速传感器座19安装在测速齿轮18的正下方,其探头到测速齿轮18的距离在0.5mm-1.5mm之间,转速传感器座19通过螺栓固定在减速器8的侧壁上。
在电磁滑差离合器2与扭矩传感器输入轴轴套4之间装有标定锁死装置,所述标定锁死装置是由锁死法兰盘12、锁死轴套13和锁环15组成,所述锁死法兰盘12通过电磁滑差离合器2右侧轴承盖的固定螺栓与电磁滑差离合器2的外壳固定,锁死轴套13通过固定螺钉14与锁死法兰盘12固定,所述锁环15在扭矩传感器输入轴轴套4上的移动或锁死通过控制锁死螺钉16的松紧实现,锁死轴套13加工四个对称的凹槽,锁环15加工四个对称的凸台,移动锁环15使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台配合,锁死电磁滑差离合器2的输出轴,进行标定,移开锁环15,然后使用锁死螺钉(16)将锁环15固定,进行检测。
所述花键连接轴套9与施力卡盘10之间的花键连接方式,在装配过程中能进行轴向位移的微调,与花键连接轴套9共同调整位置偏差,施力卡盘10的螺栓孔均采用长条孔,以适应不同车型车辆制动盘11的安装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111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上盖领拼缝方法及上盖领拼缝系统
- 下一篇:一种针织文官补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