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消防地埋式全不锈钢给水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1731.X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9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如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华洋水箱给水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11/14 | 分类号: | E03B11/14;E04H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防 埋式全 不锈钢 给水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给水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消防地埋式全不锈钢给水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消防储水设备中,一般都是采用混凝土兴建水池来储水,此种采用混凝土制成的储水装置比较笨重,在制作的过程也比较繁琐,同时耗费了大量人力和时间,并且,对于这种采用混凝土制成的储水装置的维修不方便,严重浪费了维修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消防地埋式全不锈钢给水设备,以达到优化制作工艺、节省维修时间、方便生产和维修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消防地埋式全不锈钢给水设备,包含有箱体,箱体的每一面均由数个基本箱体构件组成,基本箱体构件的四周均设有镶边和第一螺孔,镶边垂直于基本箱体构件,镶边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均设有与之相适配的螺栓,基本箱体构件由螺栓和螺孔实现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体的每个面均由四个基本箱体构件组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一种消防地埋式全不锈钢给水设备的箱体拆分成若干基本箱体构件,并利用螺栓将基本箱体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达到优制作工艺、节省维修时间、方便生产和维修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消防地埋式全不锈钢给水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基本箱体构件 2.镶边 3.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防地埋式全不锈钢给水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将一种消防地埋式全不锈钢给水设备的箱体拆分成若干基本箱体构件,并利用螺栓将基本箱体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达到优制作工艺、节省维修时间、方便生产和维修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消防地埋式全不锈钢给水设备,包含优选箱体,箱体的每个面均由四个基本箱体构件1组成,基本箱体构件1的四周均设有镶边2和第一螺孔,镶边2垂直于基本箱体构件1,镶边上设有第二螺孔,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均设有与之相适配的螺栓3,基本箱体构件1由螺栓3和螺孔实现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再如图1所示,在生产过程中,只需要生产基本箱体构件1,而无须对整个储水装置进行生产,节省了资源,也提高了生产效率;同侧的基本箱体构件1通过利用螺栓和镶边上的第二螺孔,将其固定连接在一起;相邻侧的基本箱体构件1通过螺栓和基本箱体构件上的第一螺孔将其固定连接。最终实现整个储水装置的安装。
在需要扩大体积时,只需要在原有基础上再连接基本箱体构件;在需要需缩小箱体体积时,只需要松开螺栓,取下多余的基本箱体构件1即可。实现整个安装的方便、快捷。同时,此装置也不像现有技术中的混凝土结构那样无法改变其结构,提高了原材利用率。
通过以上的方式,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消防地埋式全不锈钢给水设备,通过将一种消防地埋式全不锈钢给水设备的箱体拆分成若干基本箱体构件,并利用螺栓将基本箱体构件固定连接在一起,达到优制作工艺、节省维修时间、方便生产、提高原料利用率和维修以及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一种消防地埋式全不锈钢给水设备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华洋水箱给水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华洋水箱给水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173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庭管道疏通机
- 下一篇:雨水分流循环利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