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痛风石诊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1745.1 | 申请日: | 2013-06-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28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煌;韦嵩;何丹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22 | 分类号: | A61B17/22;A61B17/5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1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痛风 石诊刮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痛风石诊刮装置。
背景技术
在痛风病人的发病过程中,会出现一种坚硬如石的结节,称为“痛风石”,又名痛风结节,是尿酸钠结晶沉积于软组织,引起慢性炎症及纤维组织增生形成的结节肿。
如果痛风石很小,没有破溃也不影响正常活动的话就可以服用“利嘌灵”改善人体酸性环境,溶解痛风石;然而如果痛风石很大并产生破溃,就必须使用手术清除的手段了。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开放手术清除的方法,但此方法创伤相对较大,恢复时间相对较长。也有的医院对风湿性疾病目前在采取微创针刀镜的手术,有效的减小的对病人的创伤,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在微创针刀镜手术中,并没有一种专门用于痛风石清除的器械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巧方便的痛风石诊刮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痛风石诊刮装置,包括手柄和连接在手柄前端的勺体,所述手柄和勺体均由不锈钢制成,所述勺体的端面形成内凹的槽体,所述槽体沿手柄轴线方向的长度与沿垂直于手柄轴线方向的宽度的比例为1︰1~2︰1,所述槽体的长度范围是1cm~2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体具有一内凹的弧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槽体呈半球体或半椭球体。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勺体的宽度不超过1.5cm,且所述勺体的厚度不超过1.5cm。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手柄上设有防滑纹理或磨砂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中由不锈钢制成的手柄和勺体保证了微创手术中其结构的稳定性和耐用性,用于诊刮痛风石的槽体其长度范围在1cm~2cm,满足微创手术的创口尺寸要求,其小巧方便,而且该尺寸范围对于小粒的痛风石可以一步刮除到位,对大粒的如鸡蛋黄般大小的痛风石也仅需数次即可完全清除,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痛风石诊刮装置,包括手柄1和连接在手柄1前端的勺体2。手柄1为长条形,其与勺体2连接后形成的装置左右对称。手柄1和勺体2均由不锈钢制成,既保证整个装置的结构强度,还使得不会被人体的组织液、血液腐蚀。勺体2上端面的边缘处形成较为锋利的刮边,方便从关节处或软骨处将痛风石刮离。勺体2上端面的中部形成内凹的槽体3,该槽体3具有沿手柄1轴线方向的长度和沿垂直于手柄1轴线方向的宽度,并且长宽比例为1︰1~ 2︰1,槽体3的长度范围是1cm~2cm,满足微创手术的创口尺寸要求,其小巧方便,而且该尺寸范围对于小粒的痛风石可以一步刮除到位,对大粒的如鸡蛋黄般大小的痛风石也仅需数次即可完全清除,减轻了病人的痛苦。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槽体3具有一内凹的弧面,并且该弧面中间深四周浅,方便痛风石落入其中。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槽体3呈半球体;如图2所示,槽体3呈半椭球体,有利于其成型方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勺体2的宽度不超过1.5cm,最优的是1cm,且勺体2的厚度不超过1.5cm,越小的尺寸越有利于微创手术的操作,减小手术创口。
如图1所示,手柄1上用于握持的部位设有防滑纹理4;如图2所示,手柄1上用于握持的部位设有磨砂层5,医生在握持并操作手柄1时不容易打滑。
以上所述只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其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未经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17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