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易于外侧沉沙的竖直雨水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1970.5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83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8 |
发明(设计)人: | 胡再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易于 外侧 竖直 雨水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排水领域,特别是具有一定沉沙效果的排水管道。
背景技术
当前竖直的雨水管道,雨水夹杂着泥沙和小石头直接排放到主雨水管道,泥沙和小石头在排水管道中有可能出现沉淀堆积,对排水管道形成堵塞风险。
发明内容
为减少泥沙在雨水管道堆积的风险,本发明设计一种易于外侧沉沙的竖直雨水管道。
本发明实现发明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于外侧沉沙的竖直雨水管道,由竖直雨水管道和沉沙巢组成,其特征是:竖直雨水管道为一个圆筒,竖直雨水管道的外侧有一个圆筒状物体,竖直雨水管道的轴线与圆筒状物体的轴线重合,竖直雨水管道与圆筒状物体之间的空间为沉沙巢;竖直雨水管道的内壁有螺旋状的导流沟,在竖直雨水管道的纵剖图上,导流沟与竖直雨水管道内壁成正立“V”字形,导流沟面板与竖直雨水管道内壁形成一个排水沟,导流沟面板与竖直雨水管道成一体浇注结构,导流沟底部的竖直雨水管道壁有间隔均匀的排沙孔,排沙孔的入口处的导流沟向下凹陷,排沙孔位于导流沟的切线方向。
圆筒状物体的内壁与竖直雨水管道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10-50cm。导流沟与竖直雨水管道内壁成45度夹角。排沙孔的直径为3-5cm。靠近雨水管道壁,排沙孔的入口处,导流沟面板凹陷的深度为3-5cm,排沙孔的底部与凹陷的底部在同一水平位置;靠近导流沟面板边缘,导流沟面板凹陷的深度为0;导流沟面板凹陷的宽度3-5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雨水在导流沟的作用下呈现圆周运动,存在离心力的作用,雨水和夹杂的泥沙有保持直线运动的惯性,也就是有保持向导流沟切线方向飞出去的惯性,排沙孔位于导流沟的切线方向,有利于泥沙从排沙孔进入到沉沙巢;由于泥沙比重大,易于沉底,排沙孔的入口处导流沟凹陷,有利于进一步聚集泥沙;泥沙比重大,在沉沙巢中易于沉底,虽然雨水和泥沙都会进入沉沙巢,但是雨水可以从排沙孔回流到雨水管道中,由于在沉沙巢中水的流速接近为0,因此泥沙不容易泛起,加上排沙孔沿着导流沟的切线方向,自然排沙孔向下倾斜,进一步阻止泥沙的回流。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易于外侧沉沙竖直雨水管道的示意图。图2是雨水管道示意图。图3是A-A’向纵剖示意图,图4是排沙孔沿导流沟方向剖面图。
其中,1、雨水管道,2、沉沙巢,3、导流沟,4、排沙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易于外侧沉沙的竖直雨水管道,由竖直雨水管道1和沉沙巢2组成,竖直雨水管道1为一个圆筒,竖直雨水管道1的外侧还有一个圆筒状的物体,竖直雨水管道1的轴线与圆筒状物体的轴线重合,圆筒状物体与竖直雨水管道之间的空间为沉沙巢2,圆筒状物体的内壁与竖直雨水管道1的外壁之间的距离为10-50cm。竖直雨水管道1的内壁有螺旋状的导流沟3,使雨水螺旋式向地下流,导流沟3倾斜,导流沟3面板靠近竖直雨水管道1壁的位置低于远离竖直雨水管道壁的导流沟3面板,导流沟3与竖直方向夹角为45度,即在竖直雨水管道1的纵剖面,导流沟3与竖直雨水管道内壁成正立“V”字形,夹角为45度。导流沟3的底部竖直雨水管道1有间隔均匀的通孔,该通孔具有排沙功能,又称为排沙孔4,排沙孔4入口处的导流沟3面板向下凹陷,靠近雨水管道内壁凹陷深度为3-5cm、靠近导流沟3面板边缘凹陷深度为0,宽度3-5cm,排沙孔4位于导流沟3的切线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未经四川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19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