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针辊的轴承拆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2208.9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73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徐运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华立染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073 | 分类号: | B25B27/07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88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轴承 拆卸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染织工业辅助工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针辊的轴承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起毛工序在粗纺毛织物整理中是一道很重要的工序。起毛工序为利用机械作用将织物表面均匀拉出一层绒毛或长毛,使织物松厚柔软,保暖、耐磨性增强,织纹隐蔽,花型柔和优美。
常见的起毛机的主要部分为起毛辊筒,起毛辊筒包括多个针辊,针辊两端通过轴承与起毛机两侧的安装臂相连。在针辊的安装、更换或者修理时,通常需要拆卸其两端的轴承。但是针辊表面布满针刺,轴承拆卸麻烦,则需要一种专门工具对针辊两端的轴承进行拆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针辊的轴承拆卸装置,该拆卸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针辊两端轴承的快速拆卸。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针辊的轴承拆卸装置,该拆卸装置包括轴承夹持板1、支撑板2、螺杆3和至少两根支撑杆4,所述轴承夹持板1上设有与所述轴承配合的U形开口7,所述轴承夹持板1与所述支撑板2通过所述支撑杆4平行设置,所述螺杆3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上,所述螺杆3垂直于所述支撑板2,所述螺杆3朝向所述轴承夹持板1的一端为与针辊转轴侧面的中心孔配合的凸起5,所述螺杆3另一端为与扳手配合的连接件6,所述轴承与所述U形开口7配合固定时,所述中心孔位于所述螺杆3所在的直线上。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轴承夹持板1为马蹄形,所述U形开口的内侧为圆弧结构,所述圆弧结构的半径为4-5cm,所述圆弧结构的圆心位于所述螺杆3所在的直线上。
其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板2为丫形,所述支撑板2设有三个支脚;相应地,所述支撑杆4的数量为3,所述三支撑杆4分别与所述三个支脚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针辊的轴承拆卸装置,该拆卸装置包括轴承夹持板、支撑板、螺杆和至少两根支撑杆,轴承夹持板用来固定轴承,螺杆用来与针辊的转轴固定,通过支撑杆使拆卸装置旋转即可带动轴承相对于针辊转轴旋转,从而实现轴承的拆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针辊的轴承拆卸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用于针辊两端轴承的快速拆卸。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针辊的轴承拆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针辊的轴承拆卸装置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针辊的轴承拆卸装置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针辊的轴承拆卸装置的立体结构的外观示意图。
图中:1轴承夹持板、2支撑板、3螺杆、4支撑杆、5凸起、6连接件、7U形开口、8螺栓、9第一螺母、10第二螺母、11第三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见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针辊的轴承拆卸装置,该拆卸装置包括轴承夹持板1、支撑板2、螺杆3和至少两根支撑杆4。其中,轴承夹持板1上设有与针辊两端轴承配合的U形开口7,轴承夹持板1与支撑板2通过支撑杆4平行设置,螺杆3转动设置在支撑板2上,螺杆3垂直于支撑板2,螺杆3朝向轴承夹持板1的一端为与针辊转轴侧面的中心孔(针辊转轴两端的侧面中心位置都设有中心孔)配合的凸起5,螺杆3另一端为与扳手配合的连接件6。其中,轴承与U形开口7配合固定时,针辊转轴侧面的中心孔位于螺杆3所在的直线上保证凸起5可以插向中心孔中。
其中,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轴承夹持板1为马蹄形,U形开口分为内外两部分,其内侧为圆弧结构,其外侧为矩形开口。轴承固定时,轴承可以通过矩形开口进入轴承夹持板1中,轴承向内滑到U形开口内侧使轴承的外表面与圆弧结构表面紧密接触进而夹紧轴承。进一步地,该圆弧结构的半径略大于轴承的半径,具体可以为4-5cm,且该圆弧结构的圆心位于螺杆3所在的直线上保证凸起5可以插向中心孔中。
其中,参见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支撑板2为丫形,该丫形支撑板2设有三个支脚,相邻支脚的夹角为120°。相应地,支撑杆4的数量为3,三支撑杆4一端分别与前述三支脚固定连接,三支撑杆4另一端分别与马蹄形轴承夹持板1的矩形开口两侧和圆弧结构外侧的中心固定连接,螺杆3转动设于丫形支撑板2的中心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华立染织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华立染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220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