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新型弹片的摩托车下泵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2860.0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8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虞小勇;陈秋生;唐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展翔汽摩配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14 | 分类号: | F16D65/14;F16D121/02;F16D127/0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元良 |
地址: | 325204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弹片 摩托车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摩托车下泵总成。
背景技术
在二轮机动车、助动车中,上泵总成和下泵总成组合起来用于控制刹车,它们的质量、外观及安装都是有比较严格的技术要求。目前的摩托车下泵总成,在非刹车状态,特别是刚进行刹车动作后,刹车蹄不能自由回到原始位置,摩擦片与刹车盘经常出现不必要的接触,产生不必要的摩擦,并出现摩擦噪声,造成摩擦片的无故磨损,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弹片设计不合理,弹片通过背部的弹性斜面从左右刹车蹄的底部对左右刹车蹄产生一个向两侧推开的弹力,该弹力容易使刹车蹄产生倾斜而不是完全水平向外弹开,由于左右刹车蹄没有完全分开,所以摩擦片与刹车盘间的局部间隙过小,从而导致不必要的摩擦。
发明内容
鉴于目前公知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在于提供一种能让左右刹车蹄在非刹车状态下完全分开,避免摩擦片与刹车盘产生不必要的摩擦,消除摩擦噪声,降低磨损的摩托车下泵总成。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带新型弹片的摩托车下泵总成,包括下泵壳体和在下泵壳体内安装的活塞、导销、弹片及左右刹车蹄,左右刹车蹄内侧烧结有摩擦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片由金属薄板冲制而成,弹片具有呈V型形状的左右翼片,左右翼片分别从左右刹车蹄内侧向外顶靠左右刹车蹄,左右翼片的下部设有半圆孔,所述导销穿过半圆孔后对弹片形成定位支承,左右翼片的上部为半包围框体结构,半包围框体围绕所述摩擦片的外围周边设置,在弹片的弹力作用下,左右刹车蹄向两侧完全分开。
上述技术方案的摩托车下泵总成,弹片进行了优化设计,当优化设计的弹片安装于下泵总成内后,弹片的左右翼片会分别从左右刹车蹄内侧向外顶靠左右刹车蹄,而不是仅从刹车蹄底部顶靠左右刹车蹄,于是在弹片的弹力作用下,左右刹车蹄能向左右两侧完全水平地弹性分开,由于左右刹车蹄完全分开,所以就解决了非刹车状态下和刚进行刹车动作后摩擦片与刹车盘产生摩擦和出现摩擦噪声的问题,避免摩擦片的无故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弹片采用1Cr18Ni9Ti材料。来提高弹片的弹力和弹力的持久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的A-A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有关细节和工作原理: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带新型弹片的摩托车下泵总成,包括下泵壳体1和在下泵壳体1内安装的活塞2、导销6、弹片7及左右刹车蹄4,左右刹车蹄4内侧烧结有摩擦片3,所述弹片7由金属薄板冲制而成,所述弹片7采用1Cr18Ni9Ti材料,弹片7具有呈V型形状的左右翼片5,左右翼片5分别从左右刹车蹄4内侧向外顶靠左右刹车蹄,左右翼片5的下部两侧设有半圆孔5b,所述导销6穿过半圆孔5b后对弹片7形成定位支承,左右翼片的上部为半包围框体5a结构,半包围框体5a围绕所述摩擦片3的外围周边设置,在弹片7的弹力作用下,左右刹车蹄4向两侧完全分开。
本实用新型的带新型弹片的摩托车下泵总成,弹片进行了优化设计,当优化设计的弹片安装于下泵总成内后,弹片的左右翼片会分别从左右刹车蹄内侧向外顶靠左右刹车蹄,在弹片的弹力作用下,左右刹车蹄向左右两侧完全水平地弹性分开,由于左右刹车蹄完全分开,所以在非刹车状态和刚进行刹车动作后摩擦片与刹车盘之间不会出现摩擦和产生摩擦噪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展翔汽摩配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展翔汽摩配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28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