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泄压和时时液压显示的液体管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3614.7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54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蔡津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津鸿 |
主分类号: | F16L55/07 | 分类号: | F16L55/07;F16L5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沛县沛城***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时时 液压 显示 液体 管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流体液压显示管道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泄压和时时液压显示的液体管道。
【背景技术】
公知的,管道是承载流体由甲地到达乙地的最节省的输送方式,也就是使用多根管子使用连接形成输送气体、液体或带固体颗粒的流体的通路;在其中使用管子联接件“连接法兰”和阀门等。通常,流体经鼓风机、压缩机、泵和锅炉等增压后,从管道的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也可利用流体自身的压力或重力输送。管道的用途很广泛,主要用在给水、排水、供热、供煤气、长距离输送石油和天然气、农业灌溉、水力工程和各种工业装置中。由于长期使用,管内的油泥、锈垢固化造成原管径变小,管子的壁厚便薄;长期的管内淤泥沉淀产生硫化氢气体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并易引起燃爆;废水中的酸、碱物质易对管道壁产生腐蚀;管道内的异物若不定期的清除便会造成管道堵塞。
管道压力传感器是防范管道压力过高的一种压力传感器,其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自控环境,涉及石油管道、水利水电、铁路交通、智能建筑、生产自控、航空航天、军工、石化、油井、电力、船舶、机床、液压机械等众多行业;然而管道压力传感器功能仅仅是测压,一旦出现异物在局部堆积或管道内积存的沉淀淤泥过多,人们是无法察觉的,不利于安全输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有泄压和时时液压显示的液体管道,本实用新型通过进料弯管、耐高压玻璃管、出料弯管形成管内通道中流体的管道外流动,压力表可时时显示管道中压力,泄压阀门可随时泄压,耐高压玻璃管可观察管道中流体的浑浊度。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泄压和时时液压显示的液体管道,包括管道、出料弯管、进料弯管、压力表、泄压阀门和储存罐管道,出料弯管的出口和进料弯管的进口在管道内的管内通道中反方向设置,管道外的进料弯管和出料弯管连接,在管道外的进料弯管和出料弯管上分别连接有压力表、泄压阀门,所述泄压阀门通过储存罐管道连接储存罐。
所述的具有泄压和时时液压显示的液体管道,进料弯管的管道外端设有三通管B,出料弯管的管道外端设有三通管A,三通管B与三通管A之间设有耐高压玻璃管;所述三通管A连接压力表;所述三通管B连接泄压阀门。
所述的具有泄压和时时液压显示的液体管道,在管道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法兰。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具有泄压和时时液压显示的液体管道,本实用新型将出料弯管的出口和进料弯管的进口在管道内的管内通道中反方向设置,使得引出的流体与管内通道中的流体为同步,三通管A和三通管B之间的耐高压玻璃管可现场观察管道中流体的浑浊度,以便出现不正常时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压力表可时时显示管道中压力,在出现压力过高时泄压阀门可随时泄压;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管道安全输送的目的,大大的节省了人力和宝贵的时间,而且只要可以观察管道的运行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管道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存罐管道;2、泄压阀门;3、三通管A;4、管道;5、连接法兰;6、耐高压玻璃管;7、三通管B;8、压力表;9、出料弯管;10、管内通道;11、进料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更详细的解释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公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实用新型范围内的一切变化和改进;
结合附图1或2中所述的具有泄压和时时液压显示的液体管道,包括管道4、出料弯管9、进料弯管11、压力表8、泄压阀门2和储存罐管道1,在管道4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法兰5,出料弯管9的出口和进料弯管11的进口在管道4内的管内通道10中反方向设置,进料弯管11的管道4外端设有三通管B7,出料弯管9的管道4外端设有三通管A3,三通管B7与三通管A3之间设有耐高压玻璃管6;所述三通管A3连接压力表8;所述三通管B7连接泄压阀门2,所述泄压阀门2通过储存罐管道1连接储存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津鸿,未经蔡津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361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