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工程船用导缆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3751.0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8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郑友勤;费再业;郑鸣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江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21/10 | 分类号: | B63B2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船 导缆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船用甲板机械或海洋工程平台,具体涉及一种牵引船舶缆索收放的工程船用导缆器。
背景技术
工程船用导缆器是工程船或海洋工程平台必备的装备,当船舶启航或停泊时都要借助导缆器引导缆索收放。使用最多的是滚柱导缆器,其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导缆器主要由机身组件和滚柱组件两部分组成,所述机身组件包括本体、底座和筋板等,所述滚柱组件包括上滚柱组件、下滚柱组件和两垂直滚柱组件,所述上滚柱组件由套装的上水平轴和上水平滚筒构成,该上水平轴的两端分别支撑于凸出于所述本体一侧的两肋板上;所述下滚柱组件由套装的下水平轴和下水平滚筒构成,该下水平轴的两端分别支撑于凸出于所述本体另一侧的两肋板上;每一所述垂直滚柱组件由套装的垂直轴和垂直滚筒构成,两所述垂直轴垂直设置于缆索的两侧,且位于上水平轴和下水平轴之间。工作时,缆索自上、下水平滚筒之间穿过,上、下水平滚筒绕各自的水平轴的转动使得导缆灵活度高;同时,在缆索的两侧设有垂直滚筒,便于缆索在水平滚筒任一端的滑动,控制缆索的左右方向。但是该导缆器在缆索伸出下水平滚筒后,因为缆索两侧不再设有护缆机构,所以缆索只能自下水平滚筒垂直向下系泊,适用范围受到限制;同时,该导缆器的上水平轴的两端与肋板之间均为轴孔配合,使得上滚柱组件不可相对于本体打开,缆索至少要有一端不固定,才可以自上水平滚筒和下水平滚筒之间穿插而过,所以该工程船用导缆器不适用于两端均固定的缆索的取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工程船用导缆器,能够满足不同方位的导缆需求,适用范围广,减少甲板上导缆器的数量,同时便于缆索放置于上、下水平滚筒之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工程船用导缆器,包括本体、设于该本体上的下滚柱组件、以及设于该下滚柱组件侧上方的上滚柱组件,所述下滚柱组件的另一侧的两端设有两斜滚柱组件,每一斜滚柱组件由上下倾斜的斜轴、套设于该斜轴上的斜滚筒构成。通过上述结构,通过所述下滚柱组件的缆索的两侧具有了护缆机构-斜滚柱组件,缆索可以向各个方向系泊,而不是只能自下水平滚筒垂直向下系泊,从而该工程船用导缆器适用范围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滚柱组件由上水平轴、套设于该上水平轴上的上水平滚筒构成,所述上水平轴的其中一端铰接于所述本体上;所述本体上设有U形槽,该U形槽的两侧壁上对应地开设有同轴销孔,所述上水平轴的另一端上开设有定位孔,并利用穿插于所述销孔和定位孔内的插销卡设于所述U形槽内。通过上述结构,所述上滚柱组件的一端可以打开,便于大盘缆索以及两端均固定的缆索的取放。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滚柱组件由下水平轴、套设于该下水平轴上的下水平滚筒构成,所述斜轴的下端位于所述下水平轴的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斜轴与所述下水平轴空间相交,且所述斜轴相对于所述下水平轴的垂线倾斜30°~45°,优选30°。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水平轴的其中一端利用销轴铰接于所述本体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滚柱组件和下滚柱组件之间设有两垂直滚柱组件,每一所述垂直滚柱组件由垂直轴、套设于该垂直轴上的垂直滚筒构成。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垂直滚筒的上方依次设有卡设于所述垂直轴上的卡板及固定卡板、径向螺接于所述垂直轴上的螺栓。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垂直滚筒的下方设有套设于所述垂直轴上垫片。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是:
1.本实用新型在下滚柱组件的侧方两端设有斜滚柱组件,使得通过所述下滚柱组件的缆索的两侧具有了护缆机构-斜滚柱组件,缆索可以向各个方向系泊,而不是只能自下水平滚筒垂直向下系泊,从而该工程船用导缆器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现有导缆器的主视图;
图2是背景技术中现有导缆器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4是实施例一的右视图;
图5是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其中:1、斜轴;2、斜滚筒;3、下水平滚筒;4、下水平轴;5、垂直轴;6、垂直滚筒;7、上水平轴;8、销轴;9、上水平滚筒;10、卡板;11、螺栓;12、插销;13、本体;14、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江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泰州江海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37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船用可收放式减摇鳍的活塞杆耳环结构
- 下一篇:导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