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聚合反应装置进液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5246.X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06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潘瑞彬;赵新伟;姜秋桂;强海锋;杨文;吴凯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侨新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4/00 | 分类号: | B01J4/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6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聚合 反应 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一种聚合反应装置进液系统,属于纺丝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氨纶纺丝过程中,需要将单体分子溶液和催化剂送入聚合反应装置中进行聚合反应,如图1所示,现有的聚合反应装置进液系统中,一般溶液从溶液进液管2送入聚合反应装置1中,催化剂从催化剂进液管3送入聚合反应装置1中,且刚送入聚合反应装置中是不会接触反应的,需要在聚合反应装置中搅拌以使溶液和催化剂接触开始反应,这样容易导致反应不够充分。而且在聚合反应装置中会有凝胶的存在,溶液进液管2的进液量比较大,一般不会受凝胶的影响,但是催化剂进液管3的进液量较小,在催化剂进液管3的出口处容易被凝胶堵塞,导致反应不能顺利进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催化剂进液管不易堵塞的聚合反应装置进液系统。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聚合反应装置进液系统,包括聚合反应装置、溶液进液管和催化剂进液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进液管和催化剂进液管的出口均设在聚合反应装置侧壁上,催化剂进液管的出口设在溶液进液管的出口内,所述催化剂进液管的出口与溶液进液管的出口形成同心圆,催化剂进液管的出口直径小于溶液进液管的管道直径。
优选的,所述催化剂进液管的出口直径为溶液进液管的管道直径的1/5。
本实用新型将催化剂进液管的出口变细,面积变小,使得催化剂在出口处的喷出速度变快,能把出口处的凝胶冲开从而顺利进入聚合反应装置中,将催化剂进液管的出口设在溶液进液管的出口内,使得溶液和催化剂一进入聚合反应装置就可以开始进行聚合反应,提高反应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聚合反应装置进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聚合反应装置进液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聚合反应装置进液系统,包括聚合反应装置1、溶液进液管2和催化剂进液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液进液管2和催化剂进液管3的出口均设在聚合反应装置1侧壁上,催化剂进液管3的出口设在溶液进液管2的出口内,所述催化剂进液管3的出口与溶液进液管2的出口形成同心圆,催化剂进液管3的出口直径小于溶液进液管2的管道直径。
使用时,溶液从溶液进液管2的出口处喷入聚合反应装置中,催化剂从催化剂进液管3的出口处喷入聚合反应装置中,两者相遇即开始进行聚合反应,聚合反应装置中会有搅拌装置将溶液和催化剂搅拌均匀,使其反应更充分。由于催化剂进液管3的出口变细,催化剂从出口处喷出的速率变高,即使出口处有凝胶也能将凝胶冲开,使得反应能顺利进行下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侨新纤维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侨新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52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