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矿用巷道载人吊厢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5703.5 | 申请日: | 2013-06-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3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罗磊;宋其海;孙毅;江雨玫;赵秀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云马索道缆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7/04 | 分类号: | B66B17/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1019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巷道 载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国际专利分类中的A63G1/26,即载人吊厢,特别是一种矿用巷道载人吊厢。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矿山工人下井作业,如煤矿工人下井作业,是利用一种俗称“猴车”的装置自地面下到井下进行作业的。该“猴车”装置的构造大致是:在循环旋转的下井工人输送转盘上,均布若干个单人板凳式座位,对应每个单人板凳式坐位前,设置一立柱。在输送转盘匀速旋转中,欲下井工人需迅速、准确地坐到单人板凳式座位上,双手握住面前的立柱,随“猴车”下到井下作业。该“猴车”虽亦能将工人送至井下作业,但其不足之处是:单人板凳式座位周围无任何遮挡,作业工人必须、而且只能紧握面前的立柱,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加之通风设施的运转,使得巷道内的风力较大,尤其在寒冷的冬季,工人蒙受的痛苦就更大,亦会因此而落下病疾。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矿用巷道载人吊厢。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骨架3、蒙皮4、座椅8、安全链6、吊耳1、玻璃和导向器5,其特征在于:在吊厢的骨架3上分别连接上顶13、下底11和蒙皮4;在吊厢内固定有座椅8;在吊厢的正面、后面的中部以上,连接有前、后风挡玻璃2;在左、右两个侧面的中部以上,连接有左、右侧面风挡玻璃7、9;在吊厢的一个侧面上连接有挂式安全链6;吊厢的另一个侧面为封闭式;在吊厢的上顶13上连接有吊耳1;在吊厢的下底11上连接有凸出的导向器5;在吊厢的上顶13和下底11中连接有加强筋和加强板12、10。
本实用新型相比背景技术所具有的优点是:吊厢内固定有座椅,吊厢的出入口设置有挂式安全链,上、下人时取下该安全链,吊厢运行时将该安全链挂上,吊厢基本为封闭式,四面均有风挡玻璃,上、下井的人员坐于其间,舒适、安全,再也不受冷空气和凉风的侵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左侧面的整体结构主视加局部剖视示意图,其中的1为吊耳,2为玻璃,3为骨架,4为蒙皮,5为导向器。
图2为本实用新型带出、入口的右侧面的整体结构主视加局部剖视示意图,其中的6为挂式安全链,7为玻璃,8为座椅。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面和后面的主视加局部剖视示意图。其中的9为玻璃。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底11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其中的10为加强板。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顶13的整体结构主视示意图,其中的12为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及其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详述:使用时,本实用新型经吊耳和导向器连接于循环匀速旋转的下井工人输送转盘系统中;下井人员自吊厢的出入口取下安全链,并自此进入吊厢内,坐于座椅上;再将安全链挂上即可。
本实用新型供矿山输送上、下井作业人员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云马索道缆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云马索道缆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570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手指保护面板结构
- 下一篇:具有自动清洁功能的电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