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装机转动轴上的铜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6245.7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8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久保贵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顺天保暖制品(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33/04 | 分类号: | F16C3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装 转动 铜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灌装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装机转动轴上的铜套。
背景技术
以往的灌装机转动轴上的铜套内部没有注油孔和注油螺纹,导致无法注入润滑油,因此设备经常出现卡死以及磨损坏的现象。由于上诉的缺陷的存在。我们针对铜套的注油孔和注油螺纹进行了改进,在铜套内部雕刻出螺旋形螺纹,使润滑油能均匀的到达铜套内部每个部位。提高了设备的润滑程度、杜绝了卡死的现象,极大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采用在铜套的内部雕刻出螺旋形的注油螺纹,使润滑油能均匀的到达铜套内的每一个部位,提高了设备的润滑程度、杜绝了卡死的现象,极大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灌装机转动轴上的铜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装机转动轴上的铜套,包括铜套本体、铜套边角、铜套底座、注油螺纹、注油孔,且制成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本体边缘为铜套边角,所述铜套边角下端及铜套本体最下端为铜套底座,所述铜套本体内部设置有注油螺纹,所述铜套本体内部还设置有注油孔,所述中间一道注油螺纹穿过注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铜套本体呈圆罩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铜套边角呈圆弧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注油螺纹有3道。
更进一步的,所述注油螺纹为螺旋形螺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在铜套的内部雕刻出螺旋形的注油螺纹,使润滑油能均匀的到达铜套内的每一个部位,提高了设备的润滑程度、杜绝了卡死的现象,极大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铜套本体、2—铜套边角、3—铜套底座、4—注油螺纹、5—注油孔 。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一种灌装机转动轴上的铜套,包括铜套本体1、铜套边角2、铜套底座3、注油螺纹4、注油孔5且制成一体,所述铜套本体1边缘为铜套边角2,所述铜套边角2下端及铜套本体1最下端为铜套底座3,所述铜套本体1内部设置有注油螺纹4,所述铜套本体1内部还设置有注油孔5,所述中间一道注油螺纹4穿过注油孔5,所述铜套本体1呈圆罩形结构,所述铜套边角2呈圆弧形结构,所述注油螺纹4有3道,所述注油螺纹4为螺旋形螺纹。
综上所示,本实用新型设计采用在铜套的内部雕刻出螺旋形的注油螺纹,使润滑油能均匀的到达铜套内的每一个部位,提高了设备的润滑程度、杜绝了卡死的现象,极大地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顺天保暖制品(昆山)有限公司,未经顺天保暖制品(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62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芯线碳纤维输电电缆
- 下一篇:一种用于精馏塔内件阻垢的改性碳纳米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