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漏浆易组装的建筑模板及其组合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6315.9 | 申请日: | 2013-06-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4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郭凌云;吴玉兰;包雅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大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9/05 | 分类号: | E04G9/05;E04G17/02 |
代理公司: | 江阴大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杨新勇 |
地址: | 214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漏 组装 建筑 模板 及其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模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漏浆易组装的建筑模板及其组合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建筑模板大都是普通的方块模板,在使用过程中需要通过螺钉和钢丝捆扎,难以组装,拆装也不便,且浪费金属,且仅靠螺钉和钢丝捆扎还是无法完全克服建筑模板的漏浆现象。而且结构复杂的建筑模板虽然可以实现较好的密封性,但是不易加工,难以实现高效率的批量生产。
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易量产、防漏浆、易组装的建筑模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防漏浆易组装的建筑模板,该建筑模板不仅防漏浆、易组装,且易于制造和实现量产。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上述建筑模板的组合结构。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防漏浆易组装的建筑模板,包括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面板,且在面板横截面两腰设有凹槽,且一侧凹槽与面板横截面上底之间的距离与另一侧凹槽与面板横截面下底之间的距离相等。
为了更好地均衡应力,优选地,所述凹槽位于所述面板横截面两腰的中部。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凹槽的形状为圆弧形、多边形和锯齿形中的一种。
为了降低成本和便于建筑模板的制造,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建筑模板为塑胶板,其内嵌有一至两层的增强层。优选所述增强层平行于所述面板表面。
更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增强层为玻璃纤维网格布。
为了便于建筑模板的加工和模具设计,更进一步优选地,分别位于所述面板横截面两腰的所述凹槽形状相同。
优选地,所述建筑模板长度为80~180厘米,宽度为50~100厘米,厚度为1~5厘米。
一种防漏浆易组装的建筑模板的组合结构,包括上述的建筑模板,还包括连接相邻建筑模板的连接插销,连接插销与所述建筑模板横截面两腰的凹槽相匹配,所述建筑模板和连接插销共同组合形成平板状的整体组合结构。
优选地,所述连接插销为一字型。
当将上述建筑模板需要拼接成平板状的整体组合结构时,从横截面上看,一块建筑模板的横截面为正立的等腰梯形,相邻的另一块建筑模板的横截面为倒立的等腰梯形,且一块建筑模板一侧的凹槽正好与另一块建筑模板另一侧的凹槽成一字型,而连接插销正好在这两者的凹槽内嵌入,从而将建筑模板组装且固定起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板通过连接插销将其组装固定起来,组装方便;建筑模板的两侧均为凹槽结构,通过挤塑方法可以实现高效便捷的加工制造;且拼缝与对建筑模板的压力是非垂直关系,使得位于等腰梯形两腰的建筑模板侧面可以承受一定的来自混凝土的压力,且连接插销也可承受一定的压力,从而有效地避免了漏浆现象的发生。再加上通过螺钉和钢丝捆扎,漏浆现象被大大地克服。另外,由于有凹凸槽的配合,该建筑模板还可减少螺钉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板适合各类混凝土建筑物体的建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板的实施例1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建筑模板拼接后形成的平板状的整体组合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板的实施例2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建筑模板拼接后形成的平板状的整体组合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建筑模板的实施例3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建筑模板拼接后形成的平板状的整体组合结构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2、增强层;3、凹槽;4、连接插销;11、上底;12、下底;13至14、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防漏浆易组装的建筑模板,该建筑模板为塑胶板,长度为80~180厘米,宽度为50~100厘米,厚度为1~5厘米。如图1所示,该建筑模板的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面板1,在面板1横截面的两腰13、14设有相同形状的圆弧形凹槽3,且一侧凹槽3与面板1横截面上底11之间的距离与另一侧凹槽3与面板1横截面下底12之间的距离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大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江阴大田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63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