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板链输送系统的重锤张紧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7614.4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07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缪健;季峰;张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23/44 | 分类号: | B65G23/44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徐永雷 |
地址: | 214187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 系统 重锤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的板链输送系统的张紧机构,具体地说是适用于淋雨线等潮湿恶劣环境条件下且采用了重锤形式的重锤张紧机构,属于机械自动化输送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机械自动化输送领域内,板链输送系统是一种常规的输送系统。传统的板链输送系统的张紧机构通常采用螺杆调节的形式,这种结构的张紧机构如果长期处于淋雨线等潮湿恶劣坏境下,必将导致螺杆、轴承等关键部件的腐蚀生锈,致使调节板链张紧度时运动阻力加大,调节困难。并且传统板链输送系统的张紧机构在调节链条张紧度的时候通常是采用链条同时啮合左右螺杆端部的链轮从而使左右螺杆同步调节,调节步骤动作繁琐且调节量不易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板链输送系统的重锤张紧机构,其结构巧妙合理,调节链条张紧度方便且精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板链输送系统的重锤张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张紧架、连接横梁、行走框架、张紧轴、张紧轮、第一滑轮组件、第二滑轮组件、第三滑轮组件、钢丝绳、配重架和配重块,所述张紧架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连接横梁,所述连接横梁左端低右端高,连接横梁上设有导轨;所述行走框架设置在张紧架内,行走框架前后两侧的下部分别安装有滚轮,行走框架能够通过滚轮在所述导轨上移动行走;所述行走框架前后两侧的上部分别安装有带座轴承,所述张紧轴两端安装在带座轴承上,用于张紧链条的张紧轮安装在张紧轴上;所述行走框架左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轮组件,所述张紧架左端前后两侧的下部分别安装有第二滑轮组件,张紧架左端前后两侧的上部分别安装有第三滑轮组件,所述钢丝绳一端连接在张紧架左端下部,钢丝绳另一端依次从第一滑轮组件右方、第二滑轮组件下方、第三滑轮组件上方绕过向下连接配重架,所述配重架装载有配重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紧架上安装有发号杆,所述行走框架上安装有检测开关,当链条张紧量超负荷时,发号杆触发检测开关,发出报警信号。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紧架的底部四周设有调节地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张紧架的顶部装配有顶架盖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横梁通过由螺栓、螺母、弹垫和平垫组成的紧固件与张紧架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带座轴承两边分别设置有防止带座轴承在运动时窜动的限位方钢。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合理,其采用行走框架带动张紧轴和张紧轮动作,从而来调节板链的张紧度,一方面,行走框架通过滚轮在连接横梁上移动,不存在因腐蚀生锈导致摩擦力大的问题;另一方面,板链输送系统的张紧量是通过增减配重块的数量来实现的,调节链条张紧度更加方便且精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实施例中的板链输送系统的重锤张紧机构主要由调节地脚1、张紧架2、行走框架3、张紧轴4、连接横梁5、顶架盖板6、配重架7、配重块8、连接螺栓螺母9、张紧轮10、钢丝绳11、绳夹12、第三滑轮组件13、第二滑轮组件14、第一滑轮组件15、发号杆16、检测开关17、紧固件18、导轨19、滚轮20、带座轴承21和限位方钢22等零部件组成。
如图1~图3所示,所述张紧架2的前后两侧分别设置连接横梁5,所述连接横梁5左端低右端高,连接横梁5上设有导轨19;所述行走框架3设置在张紧架2内,行走框架3前后两侧的下部分别安装有滚轮20,行走框架3能够通过滚轮20在所述导轨19上移动行走;所述行走框架3前后两侧的上部分别安装有带座轴承21,所述张紧轴4两端安装在带座轴承21上,用于张紧链条的张紧轮10安装在张紧轴4上;所述行走框架3左端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滑轮组件15,所述张紧架2左端前后两侧的下部分别安装有第二滑轮组件14,张紧架2左端前后两侧的上部分别安装有第三滑轮组件13,所述钢丝绳11一端通过绳夹12和连接螺栓螺母9连接在张紧架2左端下部,钢丝绳11另一端依次从第一滑轮组件15右方、第二滑轮组件14下方、第三滑轮组件13上方绕过向下通过绳夹12和连接螺栓螺母9连接配重架7,所述配重架7装载有配重块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76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