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气管镜下扩张气道球囊导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7670.8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34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邢西迁;杨姣;吴绪伟;魏星;杨雅吉;刘艳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邢西迁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A61M2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50051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气管 扩张 气道球囊 导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领域,尤其是一种支气管镜下扩张气道球囊导管。
背景技术
气道狭窄为支气管结核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患者可出现活动受限、气促、呼吸困难,导致劳动力的丧失,亦可引起狭窄远端反复肺部感染。支气管腔内介入治疗气道狭窄是近年开展的一项新技术,使得许多以外需要手术治疗或者无法治疗的一些气道腔内病变,可以借助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而获得满意疗效。经支气管介导球囊扩张治术治疗良性气道腔内疾病引起的气道狭窄可改善患者通气功能障碍。
目前使用的气道球囊导管外表面覆盖有亲水性涂层,该亲水涂层可以提高球囊导管的通过性和病变穿越性,但由于这种亲水性涂层具备超滑性,在球囊扩张的过程中,容易造成球囊的错位,从而导致球囊扩张的不准确性并且不具备抗菌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支气管镜下扩张气道球囊导管,其设计结构合理、能够避免发生错位并且达到抗菌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支气管镜下扩张气道球囊导管,包括导丝管、设在导丝管外部的内导管和设在内导管外部的外导气管以及与外导气管相连通的球囊,所述的导丝管与内导管之间连接有若干根柔性支撑软条,所述的球囊外表面上设有网格状凸条,网格状凸条与球囊是一体式结构。
为了能够实现抗菌的目的,避免产生感染现象,所述的球囊的材质为含氟抗菌材料制成。
为了能够制造方便,实现一体成型,所述的外导气管和球囊是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一种支气管镜下扩张气道球囊导管,采用网格状凸条设在球囊外表面上,在利用气囊扩张时,能够使球囊与病变处之间达到一定的摩擦,从而避免球囊与病变处发生错位现象;采用含氟抗菌型材质作为球囊的原理,能够避免球囊接触病变处时发生感染现象。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支气管镜下扩张气道球囊导管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导丝管与内导管连接后的横向剖面图。
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1、导丝管,2、内导管,3、外导气管,4、球囊,5、柔性支撑软条,6、网格状凸条。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一种支气管镜下扩张气道球囊导管,包括导丝管1,在导丝管1外部设有内导管2,在内导管2外部设有外导气管3,外导气管3与球囊4相连通,外导气管3和球囊4为一体结构,在球囊4外表面上设有网格状凸条6,网格状凸条6与球囊4为一体结构,球囊4的材质为含氟抗菌材料。
如图2所示的一种支气管镜下扩张气道球囊导管,在导丝管1与内导管2之间连接有若干根柔性支撑软条5。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支气管镜下扩张气道球囊导管,在使用此气道球囊导管进行保持支气管通畅时,结合支气管镜,球囊4伸至病变处,向外导气管3内充气,从而使球囊4扩张,利用球囊4外部网格状凸条6增加了球囊4病变处之间的摩擦力,此时不会产生超滑性,就不会与病变处错位,含氟抗菌材料的抗菌型球囊4,具有抗感染作用,在手术过程中,能够减少感染性炎症的发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和不适,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安全系数。
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邢西迁,未经邢西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76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