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多人参与搬运的担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7722.1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911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0 |
发明(设计)人: | 胡华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爱玛克医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00 | 分类号: | A61G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郭霞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人参 搬运 担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医疗急救的担架,尤其涉及一种可多人参与搬运的担架。
背景技术
在医疗设备方面,担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现在大多数担架只支持两人参与搬运,不能同时支持多人参与搬运,如果病人体重较重,需要更多的人参与搬运,其余的人只能抓住支撑架的长边,费时费力且容易发生擦碰引发危险。当病人需要等待一定时间的时候,只能将担架放置到地上,由于地形或地面潮湿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加重病人的病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能支持多人参与搬运且具有支撑功能的担架。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可多人参与搬运的担架,包括支撑架和承重板,还包括两根横梁、四根副杆和四个支撑腿组件,两根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的长边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横梁分别与所述支撑架的长边垂直,两根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所述支撑腿组件,所述副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横梁固定连接,所述副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支撑架的短边固定连接,所述副杆与所述横梁垂直,所述副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支撑腿组件,所述支撑腿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腿杆和第二支撑腿杆,所述第一支撑腿杆和所述第二支撑腿杆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腿杆分别与四个所述横杆的第二端和两个所述横梁的两端可转动连接。
具体地,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支撑架的长边的三分之一位置处固定连接。
具体地,所述副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支撑架的短边的四分之一处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多人参与搬运的担架设置有两根横梁、四根副杆和四个支撑腿组件,在搬运时,四个支撑腿组件处于打直的状态,多个搬运人员能够分别用手握住不同的支撑腿组件,进行搬运,当需要短暂等待时,可以将四个支撑腿组件处于90度弯折的状态,放置于地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多人参与搬运的担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多人参与搬运的担架的支撑状态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多人参与搬运的担架的支撑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可多人搬运的担架,包括支撑架3和承重板,还包括两根横梁2、四根副杆1和四个支撑腿组件,两根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3的长边固定连接,两根横梁2分别与支撑架3的长边垂直,两根横梁2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撑腿组件,副杆1的第一端与横梁2固定连接,副杆1的第二端与支撑架3的短边固定连接,副杆1与横梁2垂直,副杆1的第二端设置有支撑腿组件,支撑腿组件包括第一支撑腿杆4和第二支撑腿杆5,第一支撑腿杆4和第二支撑腿杆5可转动连接,第一支撑腿杆4分别与四个副杆1的第二端和两个所述横梁2的两端可转动连接。
横梁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3的长边的三分之一位置处固定连接。副杆1的两端分别与横梁2和支撑架3的短边的四分之一处固定连接。
使用本实用新型一种可多人参与搬运的担架的工作原理如下所示:
当不需要使用该担架时,各个支撑腿组件折叠放置到承重板下侧,当需要使用该担架搬运病人时,如果病人体重较轻,两人就能搬运,只需要将担架短边的支撑腿组件的第一支撑腿杆4打直,即可进行搬运。如果病人体重较重,两个人不能够搬运,需要更多的人搬运时,只需再将担架长边的支撑腿组件的第一支撑腿杆4打直,则可以多人参与搬运。如果搬运路程中空间不充裕,则可以只将支撑腿组件中的第一支撑腿杆4打开,将第二支撑腿杆5保持折叠状态,如果搬运路程中空间充裕,可以将支撑腿组件中的第二支撑腿杆5打开。当需要短暂的等待时,可以将四个支撑腿组件处于90度弯折的状态,则可将担架放置在地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爱玛克医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未经爱玛克医疗技术(成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77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