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动力电池盖板双重保护防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8084.5 | 申请日: | 2013-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8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邱宜升;励建炬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29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电池 盖板 双重 保护 防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盖板防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低碳经济已经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主流。混合动力汽车和电动汽车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代表,逐渐得到了消费者的任何。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动力来源,已经成为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
随着动力电池的大量应用,其安全性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电池出现异常时,在电池内部会产生大量的气体,导致电池的内压急剧增大。此时,如果产生的大量气体不能及时排出,电池将会发生爆炸,引起安全事故。为了避免爆炸的发生,提高电池的安全性能,电池盖板上的防爆装置正是其中的重点。现有的防爆装置一般在动力电池盖板上设置一个防爆孔,然后在防爆孔上焊接防爆膜或者防爆片,当电池内部压力增大到一定值时,气体能够冲开防爆膜或者防爆片,排出气体,降低电池内部压力,从而避免爆炸的发生。
但是,上述现有的动力电池防爆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采用的单一防爆结构,一旦防爆片或者防爆膜失效,在危险的气压下防爆膜或者防爆片未能及时打开,就会造成电池爆炸的危险;2.由于电池发生故障时,电池内瞬间气压很大,单一防爆片或者防爆膜排放气压的面积过小,电池内气体不能及时排放,容易造成电池爆炸的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动力电池盖板防爆结构单一、气体排放面积过小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盖板双重保护防爆装置,具有两个防爆结构,给电池提供双重保护,增大气体排放面积,有效提高了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和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动力电池盖板双重保护防爆装置,电池盖板上设置有两个防爆结构,每个防爆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池盖板上的防爆孔、设置在所述防爆孔下边沿的环形防爆凹印台阶和焊接在所述环形防爆凹印台阶上的防爆膜。
优选地,所述两个防爆结构的防爆孔面积相等。
优选地,所述防爆膜内凹呈波浪形并完全罩住防爆孔。
优选地,所述防爆膜边沿的膜厚度小于所述环形防爆凹印台阶的深度。
优选地,所述防爆膜内凹部分的膜厚度小于所述防爆膜边沿的膜厚度。
优选地,所述防爆膜的下表面设置有向上内凹的环形防爆缺口,所述防爆缺口位于防爆膜内凹部分的最高处。
优选地,所述环形防爆缺口处的防爆膜厚度小于所述防爆膜内凹部分的膜厚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池盖板上设置两个防爆结构,每个防爆结构均包括设置在电池盖板上的防爆孔、设置在所述防爆孔下边沿的环形防爆凹印台阶和焊接在所述环形防爆凹印台阶上的防爆膜,从而达到双重保护的防爆目的,增大电池发生故障时气体排放面积,迅速有效地排放电池内部气体,增强安全系数,提高动力电池的使用安全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盖板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盖板上防爆孔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盖板上防爆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区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电池盖板 2......防爆结构
21......防爆孔 22......环形防爆凹印台阶 23......防爆膜
24......环形防爆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图1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盖板双重保护防爆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的动力电池盖板双重保护防爆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4,包括两个防爆结构2,每个防爆结构均包括设置在电池盖板1上的防爆孔21、设置在所述防爆孔21下边沿的环形防爆凹印台阶22和焊接在所述环形防爆凹印台阶22上的防爆膜23,实现双重保护的防爆目的,增强安全系数,提高动力电池的安全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盖板双重保护防爆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4,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两个防爆孔21面积相等。
本实用新型的动力电池盖板双重保护防爆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4,在前面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具体可以是,所述防爆膜23内凹呈波浪形并完全罩住防爆孔21,所述防爆膜23边沿的膜厚度小于所述环形防爆凹印台阶22的深度,所述防爆膜23内凹部分的膜厚度小于所述防爆膜23边沿的膜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科达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808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内置密封垫型取力器专用直插式齿轮泵
- 下一篇:高压油路、高压油轨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