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两用型腰部约束带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8518.1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472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周雪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 |
主分类号: | A61F5/37 | 分类号: | A61F5/37;A61N5/06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两用 腰部 束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两用型腰部约束带。
背景技术
老年患者因机体衰落、身心功能退化、平衡失调以及不适宜的生活环境容易发生跌倒。据统计每年约有30%以上的老年人有一次或多次的跌倒。老年精神病患者除有以上易跌倒因素外,加上精神活动紊乱,自知力缺乏,自我照顾能力下降甚至缺失,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等,大大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有研究报道老年痴呆患者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调查跌倒情况,显示精神行为异常、运动障碍和跌倒密切相关。
在我国,骨质疏松症患者总人数已经超过7000万,60~69岁的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高达50%~70%。骨质疏松症是第4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被称为沉默的杀手。
老年病人跌倒、伤害,及老年病人骨质疏松、骨质增生,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影响着老年病人的生命安全,对这类人群应该采取一系列针对性的预防措施。设计简单、舒适的保护性约束用具在预防老年精神病患者跌倒、伤害等方面显的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具有保护性约束作用、并具有腰部辅助治疗作用的两用型腰部约束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两用型腰部约束带,包括后约束板、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所述的第一连接带通过松紧带连接在后约束板的一侧,所述的第二连接带的一端通过松紧带连接在后约束板的另一侧,所述的第一连接带的正面与第二连接带的背面分别固定有魔术贴,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之间通过魔术贴粘结,所述的第二连接带的另一端通过松紧带连接第三连接带,所述的第三连接带的背面与后约束板上分别固定有魔术贴,第三连接带与后约束板之间通过魔术贴粘结;所述的第二连接带的正面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软连接带。
所述的软连接带为长度1~2米,宽度10~30cm的布条。
所述的软连接带的末端分叉成两根15~35cm长的窄连接条。
所述的松紧带的宽度为5~20cm。
所述的后约束板上嵌设有竖直钢板条,相邻的钢板条之间开设有通孔。
所述的后约束板、第一连接带、第二连接带及第三连接带均为圆角矩形。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约束带时,使用者尽量挺直腰部,将后约束板垫于腰部后,第一连接带与第二连接带通过魔术贴粘结在腹部前,调整两边的松紧带至舒适的位置,然后将第三连接带通过魔术贴粘结在后约束板后侧。当患者坐在椅子或轮椅上时,将两根软连接带环绕固定于椅子或轮椅靠背后面,防止病人跌倒、滑倒。当患者站立走动时,护理人员可以在患者背后拉住两根软连接带,对病人有引导和保护的作用。患者平躺于床上,将两根软连接带末端的窄连接条固定连接于两侧床架下,这样的固定连接方式防止了患者自行将约束带解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较低;
(2)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约束带使病人的舒适度改善,对病人的各种体位都起到很好的保护性约束及支撑固定作用,具有良好的保护靶器官的辅助作用;
(3)设置的第三连接带通过魔术贴粘结在后约束板上,起到双层松紧带固定的作用,可以防止患者自行将约束带解除;
(4)软连接带可以采用医用材料及棉布制作,材料柔软、环保、舒适且清洁消毒方便;
(5)本实用新型的约束带不仅不会对腰部造成损伤还起到保护腰部骨骼肌肉作用,对腰痛、腰椎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骨质疏松等起到辅助治疗的作用;
(6)还可以根据病人的腰部症状,在后约束板上粘贴有储热保暖、远红外线放射和渗透力功能的垫层,更好的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连接带,2为松紧带,3为后约束板,4为第二连接带,5为第三连接带,6为魔术贴,7为钢板条,8为通孔,9为软连接带,10为窄连接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未经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8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