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内嵌式金镶玉吊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8806.7 | 申请日: | 2013-06-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057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文 |
主分类号: | A44C25/00 | 分类号: | A44C2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嵌式金镶玉吊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首饰装饰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嵌式金镶玉吊坠。
背景技术
目前首饰市场,若吊坠流行“金镶玉”,特别是近几年来,做为一种行业界极大卖点的产品,铺天盖地,冲刺着市场。首先出现在市面上的是金包玉:比较传统的利用边框包裹玉石,再将各种图案伸延三个或四个点焊接在边框上,以达到金镶玉的效果;其缺点是用金量比较多,同时不规则的薄金容易挂到衣服,袖口等,极易造成磨损和边角剥离。
针对以上缺陷,大概在三年前市场开发了另一种吊坠,即是在玉石上雕刻0.2mm-0.5mm左右深的凹槽,再用胶水将薄金片粘上去,产品华丽漂亮,而且用金量少,曾经是香港和国内知名珠宝品牌的至爱。但黄金磨损的问题还是未解决,玉石与黄金剥离的事件更多了,而且黄金与玉石结合抛光后,整个就是一个平面,毫无立体感,且玉石在雕刻时极易崩边成狗牙状;该镶金方法就被大品牌珠宝商彻底弃用了。
综合描述,现有市面上的两种方法都无法满足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立体感强及视觉效果好的内嵌式金镶玉吊坠,该吊坠有效解决了黄金磨损或边角剥离及不规则的薄金容易挂到衣服袖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嵌式金镶玉吊坠,包括吊坠本体、浮雕图案和硬质透明体;所述吊坠本体上内嵌有与浮雕图案的形状大小相适配的凹槽,所述硬质透明体的高度与浮雕图案的最大高度之和等于凹槽的深度,所述硬质透明体固定在凹槽的槽口端且与其形成一密封的腔体,所述浮雕图案容置在该腔体内且固定在凹槽槽底上。
其中,所述吊坠还包括吊环,所述吊环固定在吊坠本体的顶端中心上。
其中,所述浮雕图案包括一个主浮雕图案和多个次浮雕图案,所述凹槽相应的包括一个主凹槽和多个次凹槽,所述硬质透明体相应的包括一个主硬质透明体和多个次硬质透明体。
其中,所述主凹槽的深度为2.0-2.5mm。
其中,所述主凹槽与次凹槽设置在吊坠本体的同一个表面上。
其中,所述主浮雕图案上的图案为黄金羊、黄金牛或黄金兔。
其中,所述次浮雕图案上的图案为文字祝语或数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嵌式金镶玉吊坠,凹槽是在吊坠本体上内嵌形成的,且硬质透明体的高度与浮雕图案的最大高度之和等于凹槽的深度,因此可实现将浮雕图案固定在凹槽内再固定上该硬质透明体后,该吊坠具有一个平整光滑的平面,且在浮雕图案的作用下,使得该吊坠富有立体感,视觉效果强;该吊坠有效解决了黄金磨损或边角剥离及不规则的薄金容易挂到衣服袖口的问题,达到了既不用边框固定,又永不磨损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内嵌镶金结构也可广泛应用在戒指、手镯、耳环等其他首饰品中,给用户带来一种个性化的佩戴方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吊坠本体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主浮雕图案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次浮雕图案的结构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10、吊坠本体 11、主浮雕图案
12、次浮雕图案 101、主凹槽
102、次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表述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内嵌式金镶玉吊坠,包括吊坠本体、浮雕图案和硬质透明体;吊坠本体上内嵌有与浮雕图案的形状大小相适配的凹槽,硬质透明体的高度与浮雕图案的最大高度之和等于凹槽的深度,硬质透明体固定在凹槽的槽口端且与其形成一密封的腔体,浮雕图案容置在该腔体内且固定在凹槽槽底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文,未经刘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88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冷热转换器
- 下一篇:智能型箱式直流牵引变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