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喷淋式填充床蓄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8818.X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谢宁宁;王亮;陈海生;盛勇;柴磊;谭春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28D20/00 | 分类号: | F28D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19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喷淋 填充 蓄热 装置 | ||
1.一种喷淋式填充床蓄热装置,所述蓄热装置包括壳体以及填充于所述壳体内部的固体蓄热介质填充床,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热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顶部的液体传热介质进口及喷淋装置,所述液体传热介质进口的进口端位于所述壳体外,出口端与位于所述壳体内的喷淋装置连接,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液体传热介质容纳腔,其底部设置至少一个喷淋口;
所述壳体由外到内依次包括厚壁外壳、保温层、薄壁内壳,其中,所述厚壁外壳为承压部件,所述薄壁内壳为非承压部件,所述薄壁内壳与保温层不连通,所述薄壁内壳和保温层上分别设置至少一通过管路与外界稳压系统连通的通压口,所述外界稳压系统的压力至少大于等于所述薄壁内壳内和保温层内的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式填充床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装置还包括至少一个固态蓄热介质进料口、至少一个底部液态传热介质出口、至少一个固态蓄热介质排料口,所述底部液态传热介质出口的出口端或入口端至少有一处装有液体过滤装置;所述外界稳压系统包括压力源和压力控制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式填充床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外壳和薄壁内壳间设内壳支撑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式填充床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薄壁内壳的壁厚小于厚壁外壳的1/2,所述保温层的厚度范围为10mm-10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式填充床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上封头与本体,所述上封头与本体的连接方式为非可拆卸式焊接连接/或可拆卸式法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淋式填充床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包括与本体连接的下封头,所述下封头与本体的连接方式为非可拆卸式焊接连接/或可拆卸式法兰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喷淋式填充床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为固定/或可拆卸的喷淋装置,安置在所述上封头中,或与所述上封头一体设计;对于可拆卸的喷淋装置,使用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安装或拆卸掉喷淋装置,拆卸掉喷淋装置后,液体传热介质通过所述液体传热介质进口直接喷到所述固体蓄热介质填充床上的固体蓄热介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淋式填充床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与液态传热介质进口一体成型,或,所述喷淋装置与液态传热介质进口为两个相互连接的部件。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式填充床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工作时,所述薄壁内壳和保温层通过各自的通压口与外界稳压系统连通,所述外界稳压系统的压力至少大于等于所述薄壁内壳内和保温层内的压力;非工作时,所述薄壁内壳和保温层的通压口均断开与外界稳压系统的连通,而与外界环境连通,所述薄壁内壳和保温层内的与外界环境压力保持一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淋式填充床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为孔板式结构,当所述喷淋装置只设置单个喷淋口时,该单个喷淋口位于板式结构的中心位置,设置多个喷淋口时,该多个喷淋口为间隔均匀排列结构,各所述喷淋口与水平面所成夹角在30°至90°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881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农药生产线用搅拌罐加热装置
- 下一篇:船舶液压机压头旋转锁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