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空气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69757.9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042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余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余维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B01D53/86;B01D53/7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03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空气 净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可以根据空气污染程度调整自动调整输出功率进行多层空气净化消毒且无噪音的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为除去空气中的污染物,净化装置要包括多层过滤膜以清除不同大小的粒子;为克服过滤膜产生的阻力以及产生足够的空气流动,现有技术中一般在净化装置内设置有运动部件,如采用大功率的风扇。风扇有一系列缺点,包括体积大、重量重、易磨损、噪音高、耗电量大等缺陷;另外,传统的电离除尘装置由于灰尘只吸附在收集电极上,效率低下,且收集能力不行,需要频繁更换或者清洁。此外,现有的空气净化装置不会根据环境自动调整输出功率,且其净化能力的可调整范围不够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空气净化装置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根据空气污染程度调整自动调整输出功率进行多层空气净化消毒且无噪音的空气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包括:一用于控制空气流速和方向的腔体,过滤单元和通风单元,一传感器及微控制单元MCU;所述腔体有一入风口、一出风口及三个插槽,所述三个插槽平行设置于所述入风口和出风口之间,依次为第一插槽、第二插槽、第三插槽,所述第一插槽离所述入风口最近,所述第二插槽次之,所述第三插槽最远;所述过滤单元包括金属预过滤网,除尘过滤器及第三过滤器,所述金属预过滤网安装于第一插槽内,所述第三过滤器安装于第三插 槽内;所述除尘过滤器安装于所述金属预过滤网和所述第三过滤器之间;所述的通风单元为无叶风扇,设置于腔体内,且位于第三过滤器和出风口之间;所述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入风口,用于检测入风口处空气质量,并将数据传输给微控制单元MCU,所述微控制单元MCU与除尘过滤器及无叶风扇相连接,并根据传感器的数据调整所述除尘过滤器及无叶风扇的输出功率。
优选地,所述第三过滤器为两层活性炭网,且每层可单独拆卸。
优选地,所述的第三过滤器为一层活性炭网和一层表面附着有催化剂的具有疏松结构的塑料或者金属网,且每层可单独拆卸,所述催化剂用于分解空气中的甲醛。
优选地,所述除尘过滤器包括离子发生器和收集极,所述收集极设置于所述第二插槽内,且可拆卸。
优选地,所述的离子发生器包括针尖状金属放电极和接地极。
优选地,所述收集极为导电性泡沫或导电性金属网。。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空气净化装置,采用了无叶风扇进行空气流通,可以进行多层空气净化且安静、柔和、无噪音。其除尘过滤器的收集极为导电泡沫,收集污染物的能力和容量都高于传统收集电极。且其金属预过滤网,收集极及第三过滤器设置于插槽中,都是可拆卸的,方便进行更换或者清洗。此外,该装置可以根据空气污染程度调整自动调整输出功率。且第三过滤器内的两层过滤网可单独拆卸,客户可根据实际使用环境购买一层或者两层,加大了该装置的净化能力调整范围,使其的工作能力更适合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图中1为第一插槽,2为第二插槽,3为第三插槽,4为腔体入风口,5为腔体出风口,6为传感器,40为用于控制空气流速和方向的腔体,11为金属预过滤网,22为除尘过滤器的收集极,33为活性炭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余维,未经余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697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