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混捏锅搅刀轴头不漏料密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0176.7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2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何静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静东 |
主分类号: | F16J15/18 | 分类号: | F16J15/18;F16J15/2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700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捏锅搅刀轴头不漏料 密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动轴的密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混捏锅搅刀轴头不漏料密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炭素、石墨电极、化工等行业将原料搅拌加热捏合用的混捏锅搅刀轴头采用在轴头固定铜合金密封然后再将盘根缠绕在轴头上的简单密轴头密封装置,外面利用压盖调整补充间隙松紧,由于搅刀轴头与盘根有一定间隙,同时只有一道铜环密封,细微的干料粉沫会从间隙漏出,形成物料浪费污染工作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密封性能更加优越,保证不漏料,不污染工作环境的混捏锅搅刀轴头不漏料密封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混捏锅搅刀轴头不漏料密封装置,包括墙板衬板、搅刀轴头、填料盘根、填料压盖、搅刀、压盖螺栓、轴承支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墙板衬板与搅刀轴头之间安装一个与搅刀轴头相配合的铜合金挡料环作为第一道密封,所述的铜合金挡料环与墙板衬板紧密配合的同时,用稳固螺钉固定在锥形密封环前面,所述的锥形密封环与搅刀轴头为紧密配合一同转动做为第二道密 封,在所述的锥形密封环的锥面处右端安装缠绕填料盘根做为第三道密封,所述的第一道密封、第二道密封与第三道密封之间紧密连接。
所述的锥形密封环的锥面为圆锥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三道密封机构组成的密封性能优越,绝不漏料。
2.节省能源及原料,同时避免了因为物料堆积至轴头根部旋转空间内对轴头产生的磨损,使搅刀轴使用寿命更长。
3.不但为生产企业节省了清理漏料而产生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使捏合生产过程配料更加精准从而保证了混捏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4.保护了工作环境使捏合生产工序达到环保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混捏锅搅刀轴头不漏料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墙板衬板,(2)稳固螺钉,(3)铜合金挡料环,(4)搅刀轴头,(5)锥形密封环,(6)填料盘根,(7)填料压盖,(8)搅刀,(9)压盖螺栓,(10)轴承支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质性特点和优势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列的实施例。
参见图1所示,混捏锅搅刀轴头不漏料密封装置,包括墙板衬板1、搅刀轴头4、填料盘根6、填料压盖7、搅刀8、压盖螺栓9、轴承支座10,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墙板衬板1与搅刀轴头4之间安装一个与搅刀轴头4相配合的铜合金挡料环3作为第一道密封,所述的铜合金挡料环3与墙板衬板1紧密配合的同时,用稳固螺钉2固定在锥形密封环5前面,所述的锥形密封环5与搅刀轴头4为紧密配合一同转动做为第二道密封,在所述的锥形密封环5的锥面处右端安装缠绕填料盘根6做为第三道密封所述的第一道密封、第二道密封与第三道密封之间紧密连接。
本专利是通过墙板衬板1与搅刀轴头4之间铜合金挡料环3形成的第一道密封来封堵工作时一同旋转的搅刀8和搅刀轴头4与墙板衬板1之间的缝隙。搅刀轴头4上紧密配合安装的锥形密封环5形成的第二道密封来封堵工作时旋转的搅刀轴头4与轴承支座10之间的缝隙。搅刀轴头4上缠绕的盘根6形成的第三道密封来封堵剩余的缝隙。
所述的锥形密封环5的锥面为圆锥斜面。在填料盘根6被填料压盖7挤压后能有效封堵密封间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三道密封机构组成的密封性能优越,绝不漏料。
2.节省能源及原料,同时避免了因为物料堆积至轴头根部旋转空间内对轴头产生的磨损,使搅刀轴使用寿命更长。
3.不但为生产企业节省了清理漏料而产生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而且使捏合生产过程配料更加精准从而保证了混捏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4.保护了工作环境使捏合生产工序达到环保要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静东,未经何静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01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