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降低直流无刷电动机损耗及制动力的磁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0674.1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6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林树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树森 |
主分类号: | H02K29/00 | 分类号: | H02K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张瑾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中市北***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降低 直流 电动机 损耗 制动 磁铁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磁铁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降低直流无刷电动机损耗及制动力的磁铁结构。
背景技术
已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其包含有一定子电磁铁组,该定子电磁铁组的外周侧环设有一转子磁铁组,而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仅需连接一直流电源,使流入该定子电磁铁组的电流与该转子磁铁组所产生的磁场相互作用,即可使该转子磁铁组产生旋转力,以供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旋转作动。
然而,随着该转子磁铁组的旋转,该定子电磁铁组将随之产生磁滞作用,造成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产生制动力作用,进而导致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的功率损耗,更详而言之,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在旋转过程中,其转矩并非一定而是带有脉动,此一现象也就是所谓转矩脉动,而该转矩脉动将成为圆滑旋转的障碍,其中,具永久磁性的该转子磁铁组,其与电流总合性的作用,即为顿转转矩。为进一步探讨该顿转转矩,可利用计算磁通量的分布波形,以计算该顿转转矩。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为已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的磁通量波形图以及剖视图,其揭示已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的转子磁铁组1于不同的位置处所对应的磁通量强度,其中,分别标示出该转子磁铁组1于定子位置a、定子位置b及定子位置c处,其所对应的磁通量分布情形。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因其转子磁铁组的磁铁分布,而造成其磁场的重叠或减损,导致其磁通量分布不均,因而致使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产生磁滞损耗;换言之,即造成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的顿转转矩,进而导致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的功率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降低直流无刷电动机损耗及制动力的磁铁结构,通过将顿转转矩减少到趋近于零,以降低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制动力,并进而减少直流无刷电动机的损耗。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降低直流无刷电动机损耗及制动力的磁铁结构,包含有:
多个转子磁铁,其皆呈一矩形板体,而具有一纵向的短轴,及一横向的长轴,所述转子磁铁沿其长轴的剖面呈一椭圆状,并于其长轴的两端对称渐缩,且所述转子磁铁呈环状分布,并等间隔设置,而所述转子磁铁彼此间的间隙距离为所述转子磁铁的长轴长度的30%~50%。
作为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转子磁铁彼此间的间隙距离为所述转子磁铁的长轴长度的40%。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可降低直流无刷电动机损耗及制动力的磁铁结构,通过将所述转子磁铁等间隔设置,并使所述转子磁铁彼此间的间隙距离控制在所述转子磁铁的长轴长度的30%~50%,以供所述转子磁铁的磁场均匀分布,进而使所述转子磁铁所造成的顿转转矩减少至趋近于零,以降低直流无刷电动机的制动力,并进而减少直流无刷电动机的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已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的磁通量波形图;
图2为已知直流无刷电动机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与直流无刷电动机的结合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磁通量波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转子磁铁组; 10-转子磁铁;
200-环形座;
300-壳体;
a-定子位置;A-定子位置;
b-定子位置;B-定子位置;
c-定子位置;C-定子位置;
D-间隙距离;
L-长轴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效果以和构造特征能有更详细明确的了解,列举出如下所述的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其揭示有一种可降低直流无刷电动机损耗及制动力的磁铁结构,该可降低直流无刷电动机损耗及制动力的磁铁结构,包含有:
多个转子磁铁10,其皆呈一矩形板体,而具有一纵向的短轴,及一横向的长轴,该等转子磁铁10沿其长轴的剖面呈一椭圆状,并于该等长轴的两端对称渐缩,且该等转子磁铁10呈环状分布,并等间隔设置,而该等转子磁铁10彼此间的间隙距离D为该等转子磁铁的长轴长度L的30%~50%,于本实用新型,该等转子磁铁10彼此间的最佳间隙距离D为该等转子磁铁的长轴长度L的40%,以供该可降低直流无刷电动机损耗及制动力的磁铁结构的磁场均匀分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树森,未经林树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067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混凝土搅拌机
- 下一篇:自动和手动两用型食物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