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升式平台桩腿导向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2228.4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42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宋林松;王建军;马俊;关庆龄;颜波;黎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7/02 | 分类号: | E02B1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曲鹏;张华卿 |
地址: | 10001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台 导向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升式平台桩腿导向板。
背景技术
随着浅海老油田的开发,平台作业后留下的脚印(凹陷)越来越多,导致后续作业平台桩腿发生滑移的几率增大,影响平台作业安全和油田的继续开发。
对于存在桩腿滑移的井位,平台在插桩作业时采用了非常谨慎的作业方法。但由于桩腿底部距平台船体几十米甚至上百米,不容易观测,待平台人员发现桩腿倾斜时,桩腿底部可能已经发生了较大距离的滑移,桩腿和平台船体也可能已经受到了损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目前桩腿底部发生滑移时容易损伤桩腿和平台船体的不足。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升式平台桩腿导向板,其特征在于,该自升式平台桩腿导向板包括第一筒状体(1)、第二筒状体(2)以及连接所述第一筒状体(1)和第二筒状体(2)的过渡段(3),其中:所述第一筒状体(1)的表面与所述第二筒状体(2)的表面具有夹角。
优选地,所述过渡段(3)的外形包括圆弧。
优选地,所述第一筒状体(1)包括圆柱形筒状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筒状体(2)包括圆柱形筒状体或空心锥台。
优选地,所述第二筒状体(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筒状体(1)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优选地,所述第二筒状体(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筒状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78度且小于180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筒状体(2)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筒状体(1)的轴线之间的夹角大于等于178.5度且小于等于179度。
优选地,所述空心锥台的轴线与所述第一筒状体(1)的轴线重合,所述空心锥台的锥度小于等于2度。
优选地,所述空心锥台的锥度小于等于1.5度且大于等于1度。
优选地,所述第二筒状体(2)的半径比所述第一筒状体(1)的半径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实施例优化了导板结构,增大了与桩腿接触区的面积,减小了挤压应力,避免了桩腿受力过大而产生变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升式平台桩腿导向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效果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在不相冲突前提下的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通过对现有技术进行分析,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导板为垂直圆柱形,当桩腿发生倾斜时,导板、桩腿接触区很小,局部的接触压力很大,容易造成桩腿变形。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升式平台桩腿导向板,主要包括上部的第一筒状体1和下部的第二筒状体2,其中上部的第一筒状体1和下部的第二筒状体2通过位于中间的过渡段3相连接。其中,上部的第一筒状体1的表面与下部的第二筒状体2的表面具有夹角。中间过渡段3的外形可以为圆弧。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上部的第一筒状体1可以是圆柱形筒状体。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下部的第二筒状体2可以是圆柱形筒状体,其轴线与上部第一筒状体1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第一筒状体1轴线与第二筒状体2轴线的夹角,比如可以大于等于178度(°),小于180度;较佳地,第一筒状体1轴线与第二筒状体2轴线的夹角可以在178.5度与179度之间,可以等于178.5度或者179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下部的第二筒状体2也可以是空心锥台,其轴线与上部第一筒状体1的轴线重合,其锥度小于等于2度,较佳地可以为1~1.5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升式平台桩腿导向板中,中间的圆弧过渡段3的半径大于上部第一筒状体1的半径,从而中间的圆弧过渡段3凸出于上部的第一筒状体1。其中,比如中间的圆弧过渡段3的半径可以比上部的第一筒状体1的半径大5%。
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升式平台桩腿导向板中,下部第二筒状体2的半径比上部第一筒状体1的半径大。在一些实施例中,比如下部第二筒状体2最大直径处的半径可以比上部第一筒状体1的半径大5%。
现有的导向板是垂直圆柱形的,当桩腿倾斜后,桩腿与导向板接触的部位面积小,只集中在导板的下端,因此桩腿与导板的接触应力大,容易造成桩腿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222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