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器的灌封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2893.3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51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凯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州常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G13/00 | 分类号: | H01G13/0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江海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14 | 代理人: | 孙培英 |
地址: | 213031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器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的灌封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安装角在下、引出电极在上的电容器的灌封工装。
背景技术
灌封是将液态复合物用机械或手工方式灌入装有电子元件、线路的器件内,在常温或加热条件下固化成为性能优异的热固性高分子绝缘材料。灌封可以强化电子器件的整体性,提高对外来冲击、震动的抵抗力;提高内部元件、线路间绝缘,有利于器件小型化、轻量化;避免元件、线路直接暴露,改善器件的防水、防潮性能,并提高使用性能和稳定参数。
为了适应各种应用场合要求,电容器的安装角和引出电极可能设置在电容器的任何位置,例如安装角设置在电容器壳体的底部而引出电极设置在电容器的上方;对于这种电容器需要根据安装角和引出电极的位置设计对应的灌封工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容器的灌封工装。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器的灌封工装,包括底座板、支撑板、顶板和定位板;底座板水平放置,支撑板从上方铅垂固定设置在底座板的上表面后部的中间位置;顶板与底座板平行,固定在支撑板的上方。
所述底座板上设有凹槽,凹槽设置在支撑板的前方。
所述定位板包括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和第三定位板;第一定位板和第二定位板平行设置,第一定位板通过螺丝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板的左侧面上,第二定位板通过螺丝可拆卸地固定在支撑板的右侧面上,第三定位板通过螺丝可拆卸地固定在底座板的前端面的中间。
所述顶板的前端还设有电极安装座,电极安装座包括第一凹槽、第二凹槽、固定螺丝和隔板槽;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上下贯通横梁且开口朝向前方;隔板槽设置在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之间;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的中央分别开设一个螺孔,固定螺丝可拆卸地与螺孔连接。
所述支撑板的左右向的宽度与待灌封电容器的左右向宽度相同,支撑板的前端面与底座板的前端面之间的距离与待灌封电容器的前后向长度相同。
所述凹槽的深度大于待灌封电容器的安装角的上下向长度。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灌封工装适用于安装角设置在电容器壳体的底部而引出电极设置在上方的电容器的灌封固定;本工装结构简单、紧凑,在对电容器进行灌封时,安装角位于底座板的凹槽内,电容器壳体由三块定位板定位,引出电极由顶板前方的电极安装座固定,从而灌封工装固定住电容器,不论是手动灌封还是机械灌封,电容器在灌封过程中均不会发生偏移;因此灌封效率高且大幅减少灌封次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灌封工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从图1下方观察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灌封工装装夹的电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将图3所示的电容器前后翻转180°后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标记如下:
底座板1,前端面11,上表面12,凹槽13;
支撑板2,顶板3,电极安装座31,第一凹槽31-1,第二凹槽31-2,固定螺丝31-3,隔板槽32;
第一定位板4,第二定位板5,第三定位板6;
电容器7,壳体71,安装角72,引出电极73,第一电极73-1,第二电极73-2,隔板7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方位的描述按照图1所示的方位进行,也即图1所示的上下左右方向即为描述的上下左右方向,图1所朝的一方为前方,背离图1的一方为后方。
(实施例1)
见图3和图4,本实施例的电容器的灌封工装所装夹的电容器7包括壳体71、安装角72和引出电极73。壳体71的形状为长方体形。安装角72设置在壳体71的下表面上。引出电极73从上方与电容器内部连接,引出电极73包括第一电极73-1和第二电极73-2,第一电极73-1和第二电极73-2均为平板电极,第一电极73-1和第二电极73-2的连接端头开设连接通孔。隔板74设置在第一电极73-1和第二电极73-2之间。
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用于装夹上述电容器的灌封工装包括底座板1、支撑板2、顶板3和定位板。
底座板1水平放置,支撑板2从上方铅垂固定设置在底座板1的上表面12后部的中间位置。支撑板2的后侧面与底座板1的后侧面在同一平面上。支撑板2的左右向的宽度与待灌封电容器的左右向宽度相同,支撑板2的前端面与底座板1的前端面11之间的距离与待灌封电容器的前后向长度相同。
顶板3与底座板1平行,固定在支撑板2的上方,顶板3的后侧面与支撑板2的后侧面在同一平面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州常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常州常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28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偏置磁传感单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鉴定药用植物三叶青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