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支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2939.1 | 申请日: | 2013-06-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084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1-27 |
发明(设计)人: | 黄靖龙;邓孔书;余以道;杨高平;刘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D15/02 | 分类号: | E21D1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2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急倾斜作业条件下的支架装置。
技术背景
煤矿的支护设备是煤矿工人安全采煤的重要保障,尤其是在急倾斜煤层条件下,来自顶板(煤层)的压力较大,因支护性能不佳引起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
目前,在急倾斜煤层的开采中普遍使用“柔性支架采煤法”。这种支架结构形式是将工字钢加工成多边形,然后用钢丝绳将工字钢顶梁连接在一起,形成整个工作面的连体支护。这种支架基本可以在急倾斜煤层采取俯伪斜的布置方式为开采提供支护,并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虽然这种支护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工作面的支护问题,使工作面有了较安全的生产环境,但这种支护也有其明显的缺点。其一,由于此种支护的支架臂较细,使得支架之间容易漏顶伤人;其二,由于此种支护的支架的工作角度不可调,因此其对顶板煤层的适应性差;其三,其没有液压操作和控制系统且无法折叠,需要频繁拆装且不易搬运,造成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另外,钢丝绳容易褶皱变形以致破断。
因此,研制一种适应性强、支护强度大、操作简单、不易造成漏顶且易于撤除搬运的用于急倾斜煤层柔性支护装置势在必行,这也是矿井安全生产中急需解决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保证支撑力稳定,操作简便,被支撑矿道不易发生漏顶且易于撤除搬运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用于急倾斜作业条件下的支架装置,为急倾斜煤层条件下的煤矿开采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支撑掩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支架装置,包括左支撑板、左顶板、右顶板、右支撑板、左液压缸、上液压缸、右液压缸。左支撑板与左液压缸的一端铰接,左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左顶板铰接,上液压缸的一端与左顶板铰接,上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右顶板铰接,右液压缸的一端与右顶板铰接,右液压缸的另一端与右支撑板铰接。
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板、左顶板、右顶板和右支撑板之间通过铰接相连,并可通过液压系统对工作角度进行调控。
进一步的,所述左支撑板、左顶板、右顶板和右支撑板的板宽均超过米。
进一步的,所述上液压缸的一端与左顶板的铰接点靠近左顶板的顶边,另一端与右顶板的铰接点靠近右顶板的底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支架装置具有以下效果:
1)本装置的左支撑板、左顶板、右顶板和右支撑板之间通过铰接相连,并可通过液压系统对工作角度进行调节,且工作角度的可调性较大,从而使本支护装置对于顶板煤层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2)本装置使用宽度超过1米的金属板代替了已被广泛使用的由工字钢加工成的金属杆结构,因此其与煤层接触面更大,使支护之间不易产生漏顶现象;
3)本装置可通过液压缸进行折叠收缩,在撤除设备时,可通过控制液压系统快速回收设备,从而较之传统技术更节约人力和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折叠收缩示意图。
图中,1--左支撑板、2--左顶板、3--右顶板、4--右支撑板、5--左液压缸、6--上液压缸、7--右液压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例包括左支撑板1、左顶板2、右顶板3、右支撑板4、左液压缸5、上液压缸6、右液压缸7。左支撑板1与左顶板2铰接,左顶板2与右顶板3铰接,右顶板3与右支撑板4铰接,左支撑板1与左液压缸6的一端铰接,左液压缸6的另一端与左顶板2铰接,上液压缸6的一端与左顶板2铰接,上液压缸6的另一端与右顶板3铰接,右液压缸7的一端与右顶板3铰接,右液压缸7的另一端与右支撑板4铰接。
如图3所示,装置收缩时,左液压缸5和右液压缸7外伸,上液压缸6回缩,从而使装置完成收缩。
本实用新型在保证支撑力稳定,操作简便,被支撑矿道不易发生漏顶且易于撤除搬运的基础上,提供了一种支架装置,为急倾斜煤层条件或类似的急倾斜条件下作业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支撑掩护。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支架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可依据实际需要做相应变化。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科技大学,未经湖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29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联合循环三缸三压抽汽式汽轮机
- 下一篇:一种耐高温高压封隔器胶筒实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