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调驱的井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3624.9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350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1 |
发明(设计)人: | 温静;武毅;杨灿;程建平;阴艳芳;于鹏;袁平;王奎斌;盛聪;张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B43/30 | 分类号: | E21B4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2401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组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石油开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调驱的井型结构,其适用于注水开发油藏提高水驱采收率的井型配置。
背景技术
油田开采到中后期普遍高含水,油藏原生非均质性以及长期水驱使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油层中逐渐形成高渗通道,使油藏波及系数变差,严重影响水驱效果。油藏开发后期主要工作就是提高水驱波及体积系数和驱油效率来改善开发效果。
深部调驱技术是指利用水井向地层中注入一定孔隙体积的具有封堵作用的可动的化学溶剂,通过对地层深部流体渗流场调节驱替,从而提高水驱波及体积系数。
目前国内深部调驱主要是在直井与直井之间开展,调驱溶剂从注水井持续注入,一方面封堵地层中注入水窜流的高渗通道,实现注入水在油层深部转向,提高注入水波及体积;同时,注入的调驱剂在后续注水的作用下,向地层深部注入水未波及到或波及差的部位驱油,最后通过采油井采出。
现场生产过程中发现,直井对直井的井型在中高渗油藏运用深部调驱技术后获得的增油效果较为明显,而在低渗透或出砂的油藏效果较差,主要原因是注入液体粘度增加后,与岩石之间的粘滞力增加,地层吸液能力变差,注入量降低甚至注不进;油井为提高产液能力,需放大生产压差,进而导致油层出砂更为严重,油井作业周期变短,生产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深部调驱技术在低渗透或者出砂油藏效果差的难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调驱的井型结构,其能提高深部调驱效果的井型组合即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进而一举克服了现有技术难题。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调驱的井型结构,该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调驱的井型结构包括1口或多口水平采油井和1口直井;该直井为垂直注调驱溶剂井;水平井在垂直面上或平行或呈一定角度对称分布在垂直注调驱溶剂井两侧。
优选地,注剂直井与水平采油井距离为300m-500m。
优选地,水平采油井井段长300-400m。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泻油面积大、生产压差小的优势,能有效提高水井的吸水能力和防止油井出砂,与直井组合后能增加水驱波及面积,改善油藏开发效果。“直井-水平井”井型组合既克服了“直井-直井”组合低效率的缺陷,也克服了“水平井-水平井”组合高成本的弊端,起到了经济、适用、高效的作用。
同时,本实用新型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地下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具有极大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深部调驱通过直井注入直井采出示意图;
图2为传统直井与直井在五点法井网中驱替面积及方向示意图;
图3为传统直井与直井在反七点法井网中驱替面积及方向示意图;
图4为直井与水平井在拟五点法井网中驱替面积及方向示意图;
图5为直井与水平井在拟反七点法井网中驱替面积及方向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调驱的井型结构,仅仅作为示例来说明,不应当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仅限制至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调驱的井型结构具体结构或部件的具体参数。
图1表示目前深部调驱通过直井注入直井采出示意图;图2表示直井与直井在五点法井网中驱替面积及方向示意图;图3表示直井与直井在反七点法井网中驱替面积及方向示意图,图中○表示油井,示水井。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该直井与水平井组合调驱的井型结构包括1口或多口水平采油井和1口直井;该直井为垂直注调驱溶剂井;水平井在垂直面上或平行或呈一定角度对称分布在垂直注调驱溶剂井两侧。优选地,在注水直井两旁设置水平井,水平井与直井(垂直注调驱溶剂井)在垂直面上呈三角形关系,可和其他水平井或垂直注调驱溶剂井形成拟五点注水井网或者拟反七点法井网,实现侧翼驱替,所驱替面积如图4、5所示,直井(垂直注调驱溶剂井)与直井(垂直注调驱溶剂井)组合形成的波及面积明显小于直井(垂直注调驱溶剂井)与水平井组合。
具体参照图3,该井型组合中,参考油田整体井网部署,在垂直面上在直井(垂直注调驱溶剂井)两侧或平行或成一定角度设置2口水平井,C井为直井作为注剂井(垂直注调驱溶剂井),A、B为水平井作为采油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362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随钻测斜仪深井高温脉冲发生器及无线随钻测斜仪
- 下一篇:弹簧式自动灌浆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