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数显多功能颈椎治疗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5542.8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155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04 |
发明(设计)人: | 王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金生 |
主分类号: | A61N5/06 | 分类号: | A61N5/06;A61M37/00;A61F7/08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7 | 代理人: | 陈欣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河***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多功能 颈椎 治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颈椎治疗枕,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数显多功能颈椎治疗枕。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及长期坐姿工作者的常见病(据有关部门统计,颈椎病约占各种病人总和的的10%以上),本实用新型以前,治疗颈椎病常用内服药、外贴药、牵引、针灸、按摩等方法,由于治疗方法单一,不利于已变形的颈椎恢复到正常状态,故疗效不明显。
现有的颈椎治疗枕很少带有加热功能,个别的治疗枕,有定性的加温,但不能准确预设、不能自动准确恒温、没有测温探头、没有过温保护,使其在使用的过程中外壳表面温度变化控制延迟与控制器控制,温度不能达到所需的准确的定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控制器监控外壳表面温度实时变化的智能数显多功能颈椎治疗枕。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智能数显多功能颈椎治疗枕,包括单峰的外壳、设于外壳内部的保温层及控制器,所述外壳表面设有散热孔,所述保温层内部设有加热管,所述临近外壳下侧的保温层内设有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及加热管与控制器连接。
所述测温探头检测外壳表面温度,将信号传递于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接收测温探头信号,控制加热管动作。
所述外壳下部设有隔热层。
所述控制器设有手动输入端及数字显示窗口。
所述临近外壳下侧的保温层内设有限温保护开关,所述限温保护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加热管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由于所述临近外壳下侧的保温层内设有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及加热管与控制器连接,通过临近外壳下侧保温层的测温探头,监控外壳表面温度,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以达到对外壳表面温度实时变化的监控,预设温度后,加热管开始加温,并通过保温层传到外壳,到预设温度后就自动恒温,适当的热能导入颈椎,从外壳的散热孔发射远红外到颈椎,可达到缓解颈椎病症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气原理框图。
图中:1.外壳,2.散热孔,3.控制器,4.实时数字显示窗口,5.输入数字显示窗口,6.手动输入端,7.隔热层,8.保温层,9.加热管,10.测温探头,11.限温保护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单峰的外壳1、设于外壳内部的保温层8及控制器3,所述外壳表面设有散热孔2,所述保温层内部设有加热管9,所述临近外壳下侧的保温层内设有测温探头10,所述测温探头及加热管与控制器连接。本例中,其枕体截面制成符合人颈椎生理弯曲度R的单峰外形,枕面上可铺附药袋,人的颈椎在单峰上通过反向矫正改善椎间隙、可达到缓解颈椎病症的目的,药袋在加热的作用下,可有软化颈椎增生、祛风散寒、活血化瘀、消炎止疼、疏通经络的优点。
由于所述临近外壳下侧的保温层内设有测温探头,所述测温探头及加热管与控制器连接,通过临近外壳下侧保温层的测温探头,监控外壳表面温度,将信号反馈至控制器,达到对外壳表面温度实时变化的监控。
所述测温探头检测外壳表面温度,将信号传递于控制器;
所述控制器接收测温探头信号,控制加热管动作。
所述外壳下部设有隔热层7。有效的保证热量不会流失。
所述控制器设有手动输入端6,输入数字显示窗口5及实时数字显示窗口4。
所述临近外壳下侧的保温层内设有限温保护开关11,所述限温保护开关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加热管动作。本例中,控制器还连接有温控报警装置,超过预设温度,发出声光报警。
使用时,先套上外罩或垫一个毛巾,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用控制器手动输入端预设一适当温度,控制器控制加热管开始加温,测温探头监测外壳表面到预设的温度后控制控制器停止加热管加热,就自动保持恒温,保持在设置温度的正负1-2度。以导入适当温度及远红外辐射到颈椎,达到舒筋活血、软化增生、驱风散寒等缓解颈椎病的治疗效果。通过枕体上面的符合人颈椎生理弯曲度的外形反向牵引可恢复颈椎的正常形状及间隙。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金生,未经王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55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空救援升空气垫
- 下一篇:一种无痛导尿器的润滑油自动注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