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6644.1 | 申请日: | 2013-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73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01 |
发明(设计)人: | 葛雷;王亮;王勇纲;纪世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唐万荣 |
地址: | 430223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煤气 除尘 气力 输送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新建及改建的转炉大多采用干法除尘。干法除尘现有的粗灰输送技术是:蒸发冷却器内喷水降尘,收集的粗灰通过内置链式输送机、气动插板阀和气动双层翻板阀在重力作用下送至转炉主厂房内的粗灰仓,加湿后由汽车外运综合利用。
干法除尘现有的粗灰输送技术主要存在的问题:一是蒸发冷却器易板结,喷水控制不好时会有水滴析出,导致内置链式输送机卡灰,进而影响转炉正常生产;二是粗灰的贮灰及运灰受场地和距离的限制;三是粗灰加湿不均匀,导致卸灰时到处扬尘,污染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包括高效余热回收换热器、水平链式输送机、卸灰主管、气动三通分料器、第一卸灰支管、第二卸灰支管、第一仓泵、第二仓泵、气力输送管和粗灰仓;
所述高效余热回收换热器侧面设有高效换热管,所述水平链式输送机水平设置在所述高效余热回收换热器下方;
所述第一仓泵和第二仓泵安装在所述水平链式输送机的下方,所述水平链式输送机的卸灰口和气动三通分料器入口通过所述卸灰主管连接,所述卸灰主管上设有气动插板阀;
所述第一仓泵通过所述第一卸灰支管与所述气动三通分料器连接,所述第一卸灰支管上设有第二手动插板阀和第一气动双闸板阀,所述第一仓泵上设有第一真空压力释放阀;
所述第二仓泵通过所述第二卸灰支管与所述气动三通分料器连接,所述第二卸灰支管上设有第三手动插板阀和第二气动双闸板阀,所述第二仓泵上设有第二真空压力释放阀;
所述气力输送管与储气罐连接,所述储气罐的入口与第一氮气管连接,所述第一氮气管的入口和氮气总管相连;所述第一仓泵、第二仓泵和粗灰仓通过气力输送管相连;
所述第一仓泵底部设有第一流化装置,所述第一仓泵与所述储气罐之间设有第一气动球阀,所述第一仓泵与所述气力输送管之间设有第三气动双闸板阀;
所述第二仓泵底部设有第二流化装置,所述第二仓泵与所述储气罐之间设有第二气动球阀,所述第二仓泵与所述气力输送管之间设有第四气动双闸板阀;
所述储气罐出口的氮气管分为两路,一路与所述第一流化装置及气力输送管连接,另一路与所述第二流化装置及气力输送管连接;
所述粗灰仓顶部设有仓顶布袋除尘器和第三真空压力释放阀,所述粗灰仓下锥斗内设有第三流化装置,所述粗灰仓底部的下锥斗的卸灰口和第四手动插板阀入口相连,所述第四手动插板阀出口和星型卸灰阀入口相连;
所述氮气总管还与第二氮气管入口相连,所述第二氮气管出口分为两路,一路与第三流化装置连接,另一路与仓顶布袋除尘器连接;
第二氮气管和第三流化装置之间设调压阀和电磁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中,所述水平链式输送机上设有第一事故卸灰主管,所述第一事故卸灰主管上设有第一手动插板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中,所述粗灰仓下锥斗上设有第二事故卸灰主管,所述第二事故卸灰主管上设有第五手动插板阀。
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中,所述第一仓泵和第二仓泵底部设有排水管。
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高效余热回收换热器采用间接换热的方式,无直喷水,彻底解决了蒸发冷却器易板结的问题,也解决了水滴引起的内置链式输送机卡灰的问题。
2、使用高效余热回收换热器后,既能大量回收荒煤气中的余热,又能除尘,节能又环保。
3、第一仓泵和第二仓泵可交替工作,保证输送系统的稳定性,提高了粗灰的输送能力。
4、粗灰仓既可以放在转炉主厂房内,也可以放在转炉主厂房外,贮灰及运灰不受场地和距离的限制。
5、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粉尘加湿机,可采用真空吸排罐车的方式卸灰,无粉尘外溢,更环保。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粗灰气力输送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664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