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内孔离心抛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6916.8 | 申请日: | 2013-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907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15 |
发明(设计)人: | 魏志国;郭昌文;张建军;林孟洁;李绮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劲鸿茂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9/04 | 分类号: | B24B29/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心 抛光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孔离心抛光设备。
背景技术
内孔精加工一直以来是我国机械制造产业的一大难题,对于工件内孔抛光方法通常有三种手段:电解抛光、离心抛光和磁力抛光。离心抛光是使用广泛的一种抛光方法。然而,现有离心抛光设备由于受到振动、刀具寿命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内孔精加工质量难以保证,表面粗糙度大、毛刺较多,良品率低,加工成本较高;同时刀具易损坏,不仅增大了使用成本,而且还会影响生产进度。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抛光质量好、刀具使用寿命长的内孔离心抛光设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内孔离心抛光设备,包括抛光机床体、抛光刀具和夹紧装置;所述抛光机床体上设有传动丝杠、丝杠电机、刀具固定杆、刀具电机、导轨、控制开关面板,所述传动丝杠与丝杠电机连接,所述刀具固定杆与刀具电机连接;所述抛光刀具由转轴和固定于转轴上的抛光刀组成;所述夹紧装置由通过气动元件固定的夹紧底座和夹紧块组成,所述夹紧底座内设有与传动丝杠配合的丝杠螺纹孔,所述夹紧底座底部设有与导轨配合的导轨槽,所述夹紧底座顶部和夹紧块底部相对设置互相配合的工件定位槽;所述控制开关面板分别与丝杠电机、刀具电机、气动元件连接并输出控制信号至丝杠电机、刀具电机、气动元件。
作为改进,抛光机床体上还设有手动控制轮,所述手动控制轮与传动丝杠连接。
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抛光刀的表面设有金刚石颗粒或立方氮化硼颗粒;从而使抛光刀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从而保证了抛光刀具的使用寿命,同时除可加工普通钢材外还可以加工钛合金、高温合金等难加工材料。
作为优选,所述抛光刀的数量为2至4个,均匀设置于转轴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内孔离心抛光设备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内孔精加工时采用离心抛光的方法可以大幅减小由于振动影响而导致工件内孔加工质量差的缺陷,同时刀具表面单层电镀有金刚石或CBN(立方氮化硼)等耐磨性颗粒,既保证了 刀具使用寿命同时又提高了内孔精加工的质量。
该抛光设备可广泛应用于汽车、工业、机械、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工件的内孔的精加工,具有加工精度高、刀具寿命长,操作简单等优势。
夹紧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工件的精确定位,而且能保证工件与刀具的同轴度;夹紧装置采用气动夹紧可以达到工件快速夹紧的目的,大大提高了抛光机得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孔离心抛光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孔离心抛光设备的俯视图。
图3为抛光机床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抛光机床体的俯视图。
图5为抛光刀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抛光机刀具的左视图。
图7为夹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夹紧装置的右视图。
图9为夹紧装置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进一步说明。
内孔离心抛光设备,见图1至图9,包括抛光机床体1、抛光刀具2和夹紧装置3;抛光机床体1上设有传动丝杠11、丝杠电机12、刀具固定杆13、刀具电机14、导轨15、控制开关面板16、手动控制轮17,传动丝杠11分别与丝杠电机12和手动控制轮17连接,刀具固定杆13与刀具电机14连接;抛光刀具2由转轴21和均匀设置于转轴21上的4个抛光刀22组成,抛光刀22的表面单层电镀有金刚石颗粒或立方氮化硼颗粒,抛光刀22的数量也可以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优选2至4个;夹紧装置3由通过气动元件33固定的夹紧底座31和夹紧块32组成,夹紧底座31内设有与传动丝杠11配合的丝杠螺纹孔34,夹紧底座31底部设有与导轨15配合的导轨槽35,夹紧底座31顶部和夹紧块32底部相对设置互相配合的工件定位槽36;控制开关面板16分别与丝杠电机12、刀具电机14、气动元件33连接并输出控制信号。
使用时,将工件4置于夹紧装置3上,通过控制开关面板16控制气动元件33使工件4固定,并控制丝杠电机12、刀具电机14的转速,通过传动丝杠11使夹紧装置3 移动至抛光刀具2附近,使工件4内壁在抛光刀具2上被抛光。也可以使用手动控制轮17精确控制工件4的进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劲鸿茂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劲鸿茂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691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工业缺陷检测的承载组件
- 下一篇:圆轴中面找正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