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双电压输入或输出的变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377476.8 | 申请日: | 2013-06-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669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小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29/00 | 分类号: | H01F29/00;H01F27/28;H01F27/29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电压 输入 输出 变压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变压器,特别是一种实现电压串并联或带中间抽头的具有双电压输入或输出的变压器。
背景技术
随着供电系统及用户工况的调整升级与变化,为了以后能继续满足并适应电网电压的调整而不至于浪费既有设备,越来越多的变压器要求实现双电压输入或输出。如低压输出可实现21kV与10.5kV间的串—并联转换,输入或输出35kV可以带21kV的中间电压抽头等新要求应运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双电压输入或输出的变压器,实现输入或输出两种形式的电压。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双电压输入或输出的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有线圈,所述线圈有多个接头,每个接头连接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之间通过导电切换板串联或并联;所述变压器进一步包括有导线,该导线同时与导电杆和线圈连接从而形成变压器的输出端。
所述导电杆固定在绝缘固定支架上。
所述导电杆通过紧固件与绝缘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所述变压器箱盖上开设有操作孔,所述导电杆位于操作孔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导电切换板将导电杆实现串联或者并联,从而使得输入或输出的电压可以具有两种不同的形式。整体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满足实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电压串—并联转换的双电压输入/输出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现串-并联双电压切换结构的原理及接线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现串-并联双电压切换的操作标识牌。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现带中间电压抽头的双电压输入/输出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现带中间电压抽头的双电压切换结构的原理及接线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带中间电压抽头的操作标识牌。
图中:序号1为操作孔;序号2为导电切换板;序号3为绝缘固定支架;序号4为导电杆与紧固件;序号5为载流引线;序号6为输出端子载流引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满足日新月异的变压器双电压市场发展要求,实现串—并联转换可采用转换开关实现,中间电压抽头可采用导—断开关或增加套管直接引出等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无需采用转换或导—断开关,发明一种简单、可靠、安全、经济的新结构。实现双电压的输入或输出。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在变压器油箱箱盖上开三个操作孔1(每相一个),将所有需要切换或联接的端子引至操作孔1正下方并可靠固定,利用导电杆接线,切换短接板进行切断与导通,操作简单、可靠、安全。
采用加装开关方案,增加了油箱体积与成本,双电压变压器电压切换次数极少,所以没有必要加装开关;中间电压抽头采用增加套管直接引出方案,增大了外部接线与绝缘难度,且电压切换时要重新布线,对变压器运行与维护等方面带来了不必要的困难。对比而言,采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经济性更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具有双电压输入或输出的变压器,所述变压器包括有线圈,所述线圈有多个接头,每个接头连接有导电杆,所述导电杆之间通过导电切换板2串联或并联;所述变压器进一步包括有导线,该导线同时与导电杆和线圈连接从而形成变压器的输出端。
所述导电杆固定在绝缘固定支架3上,所述导电杆通过紧固件与绝缘固定支3固定连接。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打开变压器箱盖上的操作孔1,拧开对应导电杆上的紧固件,按照图3与图6上的操作标识,用导电切换板2导通或断开各载流导电杆,实现所需要的电压输入或输出。
1.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导电杆设计:保证载流大小及绝缘距离;
2.整体结构要固定可靠;
3.整体设计要使导电切换板导通或断开各导电杆时操作简单、可靠、安全。
本实用新型以一种最为简单、可靠、安全、经济的新结构方式实现了电压串—并联或带中间抽头的双电压输入或输出功能,无需借用开关、套管等其他方式,使变压器结构更为紧凑,节约了占地空间,大大降低了成本;与带中间电压抽头多根套管引出方式相比,其所有悬浮电压端子全在油箱内密封,避免了套管引出的安全可靠性差,维护与电压切换困难等现象。
本实用新型可以推广至多电压输出等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西电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3774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土地层既有盾构法隧道防渗漏保护方法
- 下一篇:立式变压器骨架结构